• [  shí dào  ]
  • ㄕˊ ㄉㄠˋ
  • FG UT

十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十个行政区域。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十个行政区域。

引证解释

⒈  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

《尚书大传》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为右。”
郑玄 注:“十道,谓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者也。”

⒉  十个行政区域。 唐 贞观 初,分全国为 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陇右、剑南、岭南 等十道。

⒊  十个行政区域。 元 代 江南 行台所辖十道:江东 建康道、江西 湖东道、江南 浙西道、浙东 海右道、江南 湖北道、岭北 湖南道、岭南 广西道、海北 广东道、海北 海南道、福建 闽海道。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⒋  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十道(shi dao)同音词

  • 1、诗道[shī dào ]

    1.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 2.谓作诗之事。

  • 2、识道[shí dào ]

    1.识知圣道。 2.识途。

  • 3、示导[shì dǎo ]

    1.启示开导。

  • 4、石刀[shí dāo ]

    1.原始社会人们用以割切的石制刀具。

  • 5、石岛[shí dǎo ]

    在山东半岛东南端荣成县境内,临黄海。渔产丰富,为山东省重要渔港。

  • 6、石道[shí dào ]

    1.石砌的山路。

  • 7、仕道[shì dào ]

    1.《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哉蘧迫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后因以"仕道"谓身逢治世则出仕,不苟求功名富贵。

  • 8、失盗[shī dào ]

    1.失窃。

  • 9、失道[shī dào ]

    1.失去准则;违背道义。 2.迷失道路。

  • 10、师道[shī dào ]

    1.犹师法。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 2.为师之道。 3.指师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

十道词语接龙

  • 1、1.道士修道所居之室。
  • 2、1.语出《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后以"道肥"谓道义制胜,心安理得。
  • 3、1.路费;盘缠。
  • 4、1.道德风操。 2.谓超凡脱俗的风貌。 3.谓诸凡道家之教义及其生活实践等。
  • 5、1.谓赐道士以封号。
  • 6、1.道教与佛教的合称。
  • 7、1.佛教的事业。 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
  • 8、1.野草塞路而难于通行。
  • 9、1.清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
  • 10、1.古代行政区域道的副长官。
  • 11、1.道德之纲要。 2.佛教语。修"八正道"的纲要。
  • 12、1.英语dog的音译。谓狗。
  • 13、1.治道的根本。 2.修道的根底。
  • 14、1.犹道观。
  • 15、1.道路旁边的水沟。
  • 16、1.女道士。
  • 17、1.称说古乐的道理。 2.称道古代;谈论过去。
  • 18、1.修道者的气质。
  • 19、1.叙说故旧之情。
  • 20、1.道教的庙。
  • 21、1.掌道教之官。 2.对僧道的敬称。
  • 22、1.道士戴的帽子。
  • 23、1.即道观。 2.指宫中藏书与着书之处。
  • 24、1.高尚的道德﹑正确的主张得到发扬和传颂。

十道的相关查询

十道的意思解释、十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