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àng yǒu suǒ hǎo,xià bì shén yān  ]
  • ㄕㄤˋ 一ㄡˇ ㄙㄨㄛˇ ㄏㄠˇ,ㄒ一ㄚˋ ㄅ一ˋ ㄕㄣˋ 一ㄢ
  • H E RN VB , GH NTE DWNB GHG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上:居上位的人;好:爱好;甚:更厉害。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种爱好,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指上行下效,影响深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词语接龙

  • 1、1.亦作"焉耳"。 2.于是,而已。
  • 2、1.见"焉尔"。
  • 3、1.十干纪年法,太岁在甲之名。
  • 4、1.亦作"焉乃"。 2.连词。于是。
  • 5、1.古西域国名。又作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员渠城(今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城市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匈奴,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汉西域都护府。西汉末又属匈奴。东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破匈奴,又内属。唐初附西突厥。
  • 6、1.草名。
  • 7、1.即阏氏。匈奴对王后的称呼。
  • 8、1."焉""乌"二字形似,因泛指字形相似而易混淆的汉字。
  • 9、1.山名。一称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势险要,历代驻兵防守。汉将霍去病曾越此山大破匈奴。 2.一种红色的颜料,多用以涂脸颊或嘴唇。也写作"胭脂"。
  • 10、耆明屋1.古代寺院遗址。位于新疆库尔勒与焉耆之间,地名七格星。"明屋"是维吾尔语"千佛"之意。遗址规模很大,分南北两个大寺,在北大寺西北还有十个石窟。寺院创建于两晋,现存遗址是唐至元代的建筑物。出土的壁画﹑塑像残块和建筑装饰等,都是研究当时佛教美术的重要资料。
  • 11、媕阿1.见"媕娿"。
  • 12、媕妸1.见"媕娿"。
  • 13、媕娿1.亦作"媕阿"。亦作"媕妸"。亦作"媕婀"。 2.依违阿曲,无主见。 3.指依违阿曲,无主见的人。
  • 14、媕婀1.见"媕娿"。
  • 15、媕咔1.鸟交鸣声。
  • 16、媕陋1.谓人云亦云,见识浅陋。
  • 17、媕浅1.无独到见解,学识浅薄。
  • 18、媕雅1.谓情致高雅。
  • 19、媕呓1. 说梦话。如:生者当时,只如媕呓一般。——明·罗贯中《平妖传》。
  • 20、阽苦1.危险痛苦。
  • 21、阽切1.危险急迫。
  • 22、阽身1.谓身近危境。语本《楚辞.离骚》﹕"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 23、阽死1.临近死亡。形容病危。
  • 24、阽危1.临近危险。 2.危险。

相关查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意思解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