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喜养猿猴者。
引《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养猨狙者也。”《列子·黄帝》:“宋 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羣。”张湛 注:“狙公,好养猿猴者,因谓之‘狙公’也。”唐 杜甫 《乾元中寓同谷县作歌》之一:“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明 唐寅 《桃花庵与祝允明黄云沉周同赋》诗之一:“燕婢泥衔紫,狙公果献红。”梁启超 《论刚毅筹款事》:“狙公饲狙,朝三暮四,其伎俩何以异是。”
⒈ 相传为古时善养猿的人,能以智弄群狙。见《庄子·齐物论》。后比喻以智谋笼络制驭他人的人。
1.即鞠躬。
1.曲体弯腰貌。
弯身行礼:~道谢ㄧ行了个~礼ㄧ深深地鞠个躬。
1.弯曲。
1.犹言弯腰曲背。喻惶恐不安。
认为某件事情的成功是由于自己的力量;自认为有功劳:~自傲。
1.谓备办斋供。
1.弯曲而不能远射的劣质弓。
1.巨匠﹐名师。
1.皇帝的别称。 2.大师;大人物。
狙公的意思解释、狙公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