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ǐ xīn  ]
  • ㄒ一ˇ ㄒ一ㄣ
  • ITF NY

洗心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洗涤心胸。比喻除去恶念或杂念。比喻改过自新。

引证解释

⒈  洗涤心胸。比喻除去恶念或杂念。

《易·繫辞上》:“圣人以此洗心。”
《艺文类聚》卷三十引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退洗心而内讼,固亦未知其所从。”
唐 徐浩 《宝林寺作》诗:“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明 李东阳 《洗句亭》诗:“洗句復洗句,洗句先洗心。”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之二:“盪胸海风和霞吸,洗心天乐带涛听。”

⒉  比喻改过自新。

《后汉书·隗嚣传》:“今臣之事,在於本朝,赐死则死,加刑则刑。如遂蒙恩,更得洗心,死骨不朽。”
《旧唐书·僖宗纪》:“如 王仙芝 及诸贼头领能洗心悔过,散卒休兵,所在州府投降,便令具名闻奏,朝廷当议奬升。”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夜里又做一篇,原想嬉皮笑脸,而仍剑拔弩张,倘不洗心,殊难革面,真是呜呼噫嘻,如何是好。”

国语辞典

⒈  洗涤心胸,摒除恶念或杂念。

《易经·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唐·徐浩〈宝林寺作〉诗:「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洗心(xi xin)同音词

  • 1、习心[xí xīn ]

    1.理学家指通过耳闻目见所得的意念,与良知良能有别。

  • 2、系心[xì xīn ]

    1.犹归心。 2.挂心。

  • 3、悉心[xī xīn ]

    1.尽心,全心。

  • 4、细心[xì xīn ]

    用心仔细、缜密:细心观察|细心体会。

  • 5、细辛[xì xīn ]

    又称“莘”。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的通称。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有芳香。花钟形,紫色。广布于中国各地。全草可入药,能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等。

  • 6、析薪[xī xīn ]

    1.劈柴。 2.《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孔颖达疏:"言析薪之法如之何乎?非用斧不能斫之,以兴娶妻之法如之何乎,非使媒不能得之。"后因以指作媒。 3.《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施(丰施)将惧不能任其先人之禄。"后因以谓继承父业。

  • 7、翕心[xī xīn ]

    1.小心翼翼。

  • 8、息心[xī xīn ]

    1.梵语"沙门"的意译。谓勤修善法,息灭恶行。 2.排除俗念。 3.谓不再想望。 4.静心,专心。 5.方言。放心。

  • 9、溪心[xī xīn ]

    1.犹贪心。谓其如溪壑之难填。

  • 10、希心[xī xīn ]

    1.向慕。

洗心词语接龙

  • 1、1.佩服,倾倒。 2.心里陶醉。
  • 2、1.谓容易受感动而产生同情或怜悯。
  • 3、1.犹心顺。
  • 4、1.心思闲散放荡。 2.精神不集中。
  • 5、1.古时谓老师去世,弟子守丧,身无丧服而心存哀悼。 2.泛指无服或释服后的深切悼念,有如守丧。
  • 6、1.害怕。 2.伤心。
  • 7、1.犹心爱。 2.心情欢畅。
  • 8、1.心里,心中。
  • 9、1.心志;襟怀。
  • 10、1.心思精力。语出《庄子.在宥》:"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2.心情;精神状态。
  • 11、1.谓言语。 2.指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作品。 3.心里的话,真诚的意愿。 4.指思想感情与文采。 5.心跳的声音。
  • 12、1.心切。 2.情绪高。
  • 13、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 2.谓心之师。 3.谓内心所师承的。
  • 14、1.心志。 2.才智。 3.心智。 4.神志。 5.意识。 6.道家指与实体相对的精神。
  • 15、1.指内心深挚的感情。 2.心性老实。 3.内心感到踏实﹑安稳。
  • 16、心里所想的事;看法:欲将心事寄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父亲现在的唯一心事是希望我继续深造。
  • 17、1.猜疑心重;顾虑多。
  • 18、1.心与耳。泛指思维与感觉器官。 2.生理学名词。指心房上部圆锥形的突出物。
  • 19、1.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 2.对色法而言,即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等八种心法。 3.泛指授受的重要心得和方法。
  • 20、1.心绪烦乱。 2.厌烦。
  • 21、1.心脏内部上面的两个空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亦泛指心中;心。
  • 22、1.犹衷曲。
  • 23、1.因理亏而感到心虚。
  • 24、1.烦恼。

洗心的相关查询

洗心的意思解释、洗心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