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ù xiè  ]
  • ㄒㄨˋ ㄒ一ㄝˋ
  • AYX IANN

蓄泄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积聚与分散;蓄存与泄放。

引证解释

⒈  积聚与分散;蓄存与泄放。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蓄洩云雾,震荡雷风。”
《明史·循吏传·陈灌》:“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洩,护濒江田,百姓咸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修水利》:“水旱有蓄洩之或异……旱则闭而蓄之,涝则启而泄之。”

蓄泄(xu xie)同音词

  • 1、繻绁[xū xiè ]

    1.捉拿﹑绑缚。

  • 2、旭蟹[xù xiè ]

    1.节肢动物名。体形似虾,壳背朱色,触角粗短多毛,螯扁,步脚扁平,腹部分七节,栖近海泥沙中。

  • 3、虚邪[xū xié ]

    1.虚伪邪恶。 2.中医指致病的邪气。邪气乘虚而入﹐令人致病﹐故称。

  • 4、虚猲[xū xiē ]

    1.亦作"虚喝"。 2.虚张声势﹐企图威胁。猲﹐通"喝"。

  • 5、虚写[xū xiě ]

    1.指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与正面实写相对。作者虽渲染了某些人物﹐却不使其出场﹐只让读者觉得它的存在﹐借以影响着在场人物的命运或结局。例如曹禺话剧《日出》中的金八﹐鲁迅小说《药》里的夏瑜。

  • 6、虚懈[xū xiè ]

    1.空虚懈怠。亦指空虚懈怠处。

  • 7、胥邪[xū xié ]

    1.见"胥余"。

  • 8、须些[xū xiē ]

    1.犹少许。

  • 9、许些[xǔ xiē ]

    1.少许﹔一些。

蓄泄词语接龙

  • 1、1.见"泄泄沓沓"。
  • 2、1.泄漏底细。
  • 3、1.轻慢,亵渎。泄,通"媟"。
  • 4、忿1.发泄内心的愤恨。
  • 5、1.发泄内心的愤恨。
  • 6、1.泄漏消息。 2.中医病症名。指风邪久入腠理间,以致出现汗泄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 3.中医病症名。皮肤长小疙瘩并有瘙痒的病症。
  • 7、1.犹解恨。
  • 8、1.纷杂飞散。
  • 9、1.排放洪水。
  • 10、1.透露机密。
  • 11、1.即泄药。
  • 12、1.失去信心和劲头。
  • 13、1.谓言语泄露。
  • 14、1.亦作"泄痢"。 2.水泻;痢疾。利,通"痢"。
  • 15、1.见"泄利"。
  • 16、1. 因接触降温而使地面空气有较高的密度所产生的下坡气流,尤指寂静的晴空夜间在丘陵或山区盛行的下坡流。
  • 17、1.泄露(机密﹑秘密)。 2.渗透。
  • 18、1.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2.暴露,显露。 3.犹流露。
  • 19、1.轻慢。泄,通"媟"。
  • 20、1.泄露机密或秘密。
  • 21、1.撒尿。溺,同"尿"。
  • 22、1.发泄内心的愤怒。
  • 23、1.犹放屁。 2.泄劲。 3.出气。 4.讥讽差劲,没有本领。
  • 24、1.懈怠貌。

蓄泄的相关查询

蓄泄的意思解释、蓄泄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