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ǐ zhènɡ  ]
  • ㄓˇ ㄓㄥˋ
  • RX GHD
  • 动词

指正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出错误或缺点,以便改正。

point out mistakes so that they can be corrected;

⒉  套语,用于请人对自己的意见或作品指出批评。

make a comment or criticism;

引证解释

⒈  指出并改正错误。

洪深 《<飞将军>跋》:“后方人们,尤其是女性们,盲目地恭维,不自觉地腐化他们……这两事是我们在戏里竭力想要指正的。”

⒉  指教订正。

刘绍棠 《西苑草》一:“初稿在三月底就写出来了,送到 萧先生 那里请他指正。”

国语辞典

⒈  纠举错误指出正确答案。亦用为请人批评自己作品或意见的客套话。

如:「对别人的指正,我们要虚心接受。」、「若有不妥的地方,烦请指正。」

斧正 匡正 示正 赐正 郢正 郢政

英语翻译

to point out mistakes or weak points for correction, to comment, criticism

德语翻译

indiquer la bonne voie à suivre, signaler les fautes, corriger

法语翻译

Fehler aufzeigen

指正(zhi zheng)同音词

  • 1、至正[zhì zhènɡ ]

    1.最中正之道。 2.最正常。

  • 2、至政[zhì zhènɡ ]

    1.极清明的政治。 2.极力施行政治教化。

  • 3、知证[zhī zhènɡ ]

    1.作证。

  • 4、知政[zhī zhènɡ ]

    1.为政。谓主持政务。 2.明察政事。

  • 5、执争[zhí zhēnɡ ]

    1.亦作"执挣"。 2.坚持己见,不妥协。 3.口角;争吵。

  • 6、执挣[zhí zhènɡ ]

    1.见"执争"。

  • 7、执正[zhí zhènɡ ]

    1.主持公道。 2.谓驳正,纠正。 3.谓秉公处治。

  • 8、执证[zhí zhènɡ ]

    1.对证。

  • 9、执政[zhí zhènɡ ]

    1.掌管国家政事。 2.掌握国家大权的人。 3.主管某一事务的人。犹执事。 4.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 5.北洋军阀时期的官职名。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皖系军阀段祺瑞组织临时政府,任"执政"。 6.执正,主持正义。

  • 10、致政[zhì zhènɡ ]

    ①官吏将执掌的政权交还国君:周公属籍致政。 ②犹致仕,退职:致政大夫。

指正词语接龙

  • 1、1.正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纯色。
  • 2、1. 指午餐或晚餐。
  • 3、1.指心﹑肝﹑脾﹑肺﹑肾。
  • 4、1.主册。与"副册"﹑"另册"相对。
  • 5、1. 胎儿足月后顺利产出。
  • 6、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 2.古代指塾师。
  • 7、1.符合一般规律和情况。
  • 8、1.科举考试中的正试场次。
  • 9、1.公文的正式抄本。
  • 10、1.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 2.谓治朝,视朝。
  • 11、1.正直之臣。
  • 12、1.犹正日。与邪辰﹑邪时相对。古以时辰占察来者之善恶。
  • 13、1.端正诚朴。
  • 14、1.大红。
  • 15、1.正式敕命。
  • 16、1.旧称正妻所生之子女。
  • 17、1.古代"历数"有所谓"百刻"法,众说不同。其一说是:把一日(十二时)定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百刻是六千分),这样,每个时辰为五百分,即八刻零二十分。这二十分平均分为两个微刻,前一个称"初初",后一个称"正初"。参阅明王逵《蠡海集.历数类》。
  • 18、1.谓授以正式官职。
  • 19、1.皇位的正式继承人。
  • 20、1.真正的处所。 2.正当的地方。
  • 21、1.正统的传授。
  • 22、1.端正言辞。 2.正式文辞。 3.正直﹑严正的言辞。
  • 23、1.语法术语。在名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短语中,某中心词所居的位次。同"偏次"相对。
  • 24、1.谓当面指摘缺点错误。

指正的相关查询

指正的意思解释、指正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