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服劳役的人。
⒉ 门徒;弟子。
引《墨子·尚贤中》:“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周书·窦炽传》:“炽 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輒发徒役。”唐 张九龄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又《成相》《雅辞》者,徒役送杵,其句度长短不齐,亦悉入録。”
引《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説。”汉 王充 《论衡·问孔》:“如徒役之中多无妻, 公冶长 尤贤,故独妻之,则其称之,宜列其行,不宜言其在縲絏也。”
1.谓对文章的涂抹勾画。
1.计议;商讨。 2.图谋,算计。 3.筹划。
1.诧异。
1.冲击;袭击。
字多余了抹去叫涂,字遗漏了勾添称乙。指修改文章:凡涂乙处都已注明。
1.周时天子会见庶姓诸侯的一种礼节。
送人的土产:区区土仪,不成敬意。
1.谓各地不同性质的土壤,对于不同的生物各有所宜。 2.指故乡。 3.土产。 4.特指专作礼品用的土产,即土仪。
徒役的意思解释、徒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