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ē zhài  ]
  • ㄐ一ㄝ ㄓㄞˋ
  • RJQ WGM

揭债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举债,借债。

引证解释

⒈  举债,借债。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议亲》:“要成就小儿姻亲,全赖高贤担带。论才难佈摆,钱难揭债,物无借贷。”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 闻得众人有言,恐怕不稳,又去揭债,央本县显要士夫,写书嘱托知县相公。”
《歧路灯》第三十回:“揭债要忍,还债要狠。”
姚雪垠 《长夜》二八:“明年的荒春又得揭债,以后光这些债也会把咱拖死。”

国语辞典

⒈  举债、借钱。

《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闻得众人有言,恐怕不稳,又去揭债,央本县显要士夫,写书嘱托知县相公。」

揭债(jie zhai)同音词

  • 1、解斋[jiě zhāi ]

    1.解除斋戒。

  • 2、解摘[jiě zhāi ]

    1.解释摘取的文句。 2.亦作"解擿"。摘录,摘取。

  • 3、解债[jiě zhài ]

    1.还债。

  • 4、劫寨[jié zhài ]

    1.亦作"刧寨"。亦作"刼寨"。 2.偷袭敌营。

  • 5、洁斋[jié zhāi ]

    1.净洁身心,诚敬斋戒。

  • 6、借债[jiè zhài ]

    借钱。

揭债词语接龙

  • 1、1.指借债或放债。 2.指所欠的债。
  • 2、1.泛指欠他人钱财的人。 2.债主,债券的持有者。
  • 3、1.债主。
  • 4、1.旧时称公债券的价格。
  • 5、1.指单一的具体欠款。2.有息贷款。
  • 6、1.借债应付的利息。 2.放债所得的利息。
  • 7、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要求债务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的权利。比如在运输合同中,托运人所具有的要求承运人按规定的时间将货运至规定地点的权利。
  • 8、证明持券人(债权人)有权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到期取回本金的证券。是有价证券的一种。有国家发行的公债券、国库券和股份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
  • 9、1.唐大历以后,政治腐败,凡命一帅,必广输重赂。禁军将校欲为帅者,若家财不足,则向富户借贷;升官之后,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偿还。因被称为债帅。及韦处厚﹑裴度为相,此风稍敛。《旧唐书.高瑀传》:"及瑀之拜,以内外公议,搢绅相庆曰:'韦公作相,债帅鲜矣!'"后遂用以称借行重贿而取将帅之高位者。
  • 10、1.《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之台"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后因以"债台"喻指负债。
  • 11、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的作或不作一定行为的义务。比如在运输合同中,承运人所具有的根据托运人的要求将货运至规定地点的义务。
  • 12、债权人;讨债的人:这会子老祖宗的债主儿已去了,不用躲着了。
  • 13、权人1.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有权要求债务人偿还钱财或履行一定行为的人。参见"债务人"。
  • 14、务人1.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参见"债权人"。
  • 15、多不愁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 16、台高筑形容欠债很多。
  • 17、骴骨1.亦作"髊骨"。 2.肉未烂光的骸骨。
  • 18、骴禁1.掩埋尸骸骨殖。
  • 19、齐戒1.修身自警。 2.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常沐浴更衣,戒绝嗜欲,使身心洁净,以示虔敬。
  • 20、齐如1.庄重恭敬貌。
  • 21、齐房1.斋戒的居室。 2.汉郊祀歌名。《汉书.礼乐志》载郊祀歌十九章﹐其十三名"齐房"﹐谓"元封二年芝生甘泉齐房作"。
  • 22、齐庄1.严肃诚敬。
  • 23、檡棘1.木名。木理细密而坚韧,古用作射箭的扳指。
  • 24、斋粥1.僧众吃的粥。

揭债的相关查询

揭债的意思解释、揭债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