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iàn quē  ]
  • ㄉ一ㄢˋ ㄑㄩㄝ
  • GHK TFB

玷缺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玷阙”。

⒉  白玉上的斑点、缺损。也指玉上出现斑点、缺损。

⒊  比喻缺点,过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玷闕”。

⒉  白玉上的斑点、缺损。也指玉上出现斑点、缺损。

唐 程长文 《书情上使君》诗:“但看洗雪出圆扉,始信白珪无玷缺。”
宋 戴埴 《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闕。”

⒊  比喻缺点,过失。

《汉书·韦玄成传》:“玄成 復作诗,自著復玷缺之囏难,因以戒示子孙。”
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吾与儿辈处,每虑有玷缺之患。”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若行有玷缺而才不能供国事者,则无论男女皆不得为公民。”

玷缺(dian que)同音词

  • 1、敁敠[diān què ]

    1.用手估量物体轻重。 2.引申为忖度。

  • 2、殿阙[diàn què ]

    1.古代殿前常有左右双阙﹐因称帝王宫殿为"殿阙"。亦指朝廷。

  • 3、点缺[diǎn quē ]

    1.缺点;过失。

  • 4、电阙[diàn què ]

    1.指闪电。阙﹐列缺﹐闪电。

  • 5、玷阙[diàn què ]

    1.见"玷缺"。

  • 6、钿雀[diàn què ]

    1.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雀形首饰。

玷缺词语接龙

  • 1、1.文字笔画有缺省。旧时多为表示避讳的一种方式。自唐代以来﹐在书写或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有意缺笔以示避讳。一般省略最末一笔。
  • 2、1. 亦称“缺额”。单位、人员和装备的数量小于编制规定的限额。
  • 3、1.欠缺浅薄。
  • 4、1.犹缺月。
  • 5、1.谓上唇缺损。一名兔唇。
  • 6、1.不顾道义﹐有损德行。指人做坏事及恶作剧。多用作詈词。
  • 7、1.指仪制﹑典礼等有所欠缺。 2.犹憾事。
  • 8、1.短处;欠缺之处。与"优点"相对。
  • 9、1.不足。
  • 10、1.指减少和变动。
  • 11、1.不足或少于规定的数额。 2.空出的职位或名额。
  • 12、1.艰难困迫。
  • 13、1.不足;缺少。
  • 14、1.缺漏废弃。
  • 15、1.指官职或差使。
  • 16、有所不足,使人觉得遗憾之处:深感缺憾|难以弥补的缺憾。
  • 17、1.文字缺漏笔画。 2.旧时避讳字往往有意缺其笔画﹐亦名"缺画"。 3.指金石文字笔画的缺损。
  • 18、1.破缺损坏。
  • 19、1. 缺少的货物。如:木材在林区看来不是希罕的东西,在城市却是缺货。
  • 20、1.犹缺衽。
  • 21、1.犹废缺。
  • 22、1.指叶子边缘上的凹陷。
  • 23、1. 学生因故没有去学校上课。如:缺课三天。
  • 24、1.缺嘴﹐缺唇。 2.物体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 3.指物质供应的空档。 4.缺陷。 5.突破口。 6.枪炮部件名。也称照门。瞄准装置的一部分。

玷缺的相关查询

玷缺的意思解释、玷缺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