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玷阙”。
⒉ 白玉上的斑点、缺损。也指玉上出现斑点、缺损。
⒊ 比喻缺点,过失。
⒈ 亦作“玷闕”。
引唐 程长文 《书情上使君》诗:“但看洗雪出圆扉,始信白珪无玷缺。”宋 戴埴 《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闕。”
引《汉书·韦玄成传》:“玄成 復作诗,自著復玷缺之囏难,因以戒示子孙。”唐 皮日休 《三羞》诗之一:“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吾与儿辈处,每虑有玷缺之患。”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若行有玷缺而才不能供国事者,则无论男女皆不得为公民。”
1.用手估量物体轻重。 2.引申为忖度。
1.古代殿前常有左右双阙﹐因称帝王宫殿为"殿阙"。亦指朝廷。
1.缺点;过失。
1.指闪电。阙﹐列缺﹐闪电。
1.见"玷缺"。
1.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雀形首饰。
玷缺的意思解释、玷缺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