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àn huì  ]
  • ㄈㄢˋ ㄏㄨㄟˋ
  • QTB YFNH

犯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时指不避尊亲或上级的名讳。

speak blantly;

⒉  触犯忌讳或应该避讳的东西。

violate a taboo; offend sb.'s sensitivity;

引证解释

⒈  触犯尊长的名讳。 《南史·王亮传》:“时有 晋陵 令 沉巑之 性粗疏,好犯 亮 讳, 亮 不堪,遂启代之。

巑之 怏怏,乃造坐云:‘下官以犯讳被代,未知明府讳。’”
《北史·杜弼传》:“相府法曹 辛子炎 諮事云‘取署’, 子炎 读‘署’为‘树’, 神武 怒其犯讳,杖之於前。”
明 李贽 《又答京友书》:“然称其名则以为犯讳,故长者咸讳其名而称字。”

⒉  触犯忌讳。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韦昭 仗正於 吴 朝, 崔浩 犯讳於 魏国。”
鲁迅 《书信集·致赵家璧》:“内容因多系已经发表过,所以当不至于犯讳。”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一章:“这种奇特景象似乎并不犯讳,居然不像燃放爆竹和烟火那样,被官方明令禁止。”

国语辞典

⒈  不避尊长的名讳。

《南史·卷二三·王亮传》:「下官以犯讳被代,未知明府讳。」

犯忌

犯讳(fan hui)同音词

  • 1、反悔[fán huǐ ]

    翻悔:一言为定,决不~。

  • 2、凡卉[fán huì ]

    1.普通花草。亦用以喻平庸的人。

  • 3、烦秽[fán huì ]

    1.繁冗芜杂。

  • 4、繁会[fán huì ]

    1.犹交响。谓繁多的音调互相参错。 2.繁盛。 3.指繁华荟萃之处;繁华。

  • 5、繁晦[fán huì ]

    1.繁杂而隐晦。

  • 6、繁秽[fán huì ]

    1.繁杂不纯。

  • 7、返回[fǎn huí ]

    回;回到(原来的地方)。

  • 8、返悔[fǎn huǐ ]

    1.翻悔;后悔。

  • 9、番悔[fān huǐ ]

    1.反悔。

  • 10、幡麾[fān huī ]

    1.指挥用的幡旗。

犯讳词语接龙

  • 1、1.见"讳避"。
  • 2、1.隐瞒掩盖。
  • 3、1.亦作"讳辟"。 2.隐匿回避。
  • 4、1.讳与恶。讳﹐先王之名﹔恶﹐忌日﹐一说国家之大凶大灾。 2.嫌憎。
  • 5、1.隐瞒过错或失误。
  • 6、1.犹敛迹。谓藏身不出。
  • 7、1.比喻隐瞒缺点或错误。疾﹐毛病﹐缺点。
  • 8、忌讳:毫不~ㄧ不知~。
  • 9、1.谓因顾忌而不敢直言揭发。
  • 10、1.忌言自己年老。
  • 11、1.拒谏之门。
  • 12、1.隐瞒回避。
  • 13、1.避称其名。
  • 14、1.隐匿﹔藏匿。
  • 15、1.谓嫌憎困厄潦倒。
  • 16、1.谓因有所顾忌而不直书其事。屈﹐同"曲"。
  • 17、1.谓忌讳看到母狗产仔。
  • 18、1.谓忌讳看到产妇生育孩子。
  • 19、1.人死亡之日﹔忌日。
  • 20、1.避称生者的名。
  • 21、1.隐瞒掩饰。
  • 22、1.忌言死亡。 2.避称死者的名。
  • 23、1.指死难之地。
  • 24、1.谓忌言亡国。

犯讳的相关查询

犯讳的意思解释、犯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