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āo ɡuǒ  ]
  • ㄐ一ㄠ ㄍㄨㄛˇ
  • IAT YJSE

浇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旧时称日常开支。浇,指饮食;裹,指衣服。

⒉  方言。犹整治,处理。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称日常开支。浇,指饮食;裹,指衣服。

《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你女婿……虽説得过几个差使,无奈省里花费大,所领的薪水,连浇裹还不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你夫人虽是没了,这过日子浇裹,还是一文不能省的。”
茅盾 《微波》:“没来由搬到 上海 来,全家挤在鸽子笼似的三四间屋里,倒出了好大的租钱。菜也贵,每月的浇裹比在乡下时大了几倍。”

⒉  方言。犹整治,处理。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再要讲到烧燄儿,遍地都是。山上乾树枝子,地下的乾草,芦苇叶子,高粱岔子,那不是烧的?不过亲家你们这大户人家没这么作惯,再説也浇裹不了这些东西。”

国语辞典

⒈  浇,饮食。裹,衣服。浇裹泛称日常生活开支。

《三侠五义·第二七回》:「嗳哟!又添了浇裹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〇回》:「夫人虽是没了,这过日子浇裹,还是一文不能省的。」

浇裹(jiao guo)同音词

  • 1、缴裹[jiǎo ɡuǒ ]

    1.方言。即浇裹。指日常开支。

  • 2、交过[jiāo ɡuò ]

    1.交错。

  • 3、搅聒[jiǎo ɡuō ]

    1.喧扰聒耳。

  • 4、搅裹[jiǎo ɡuǒ ]

    1.开支﹐开销。

  • 5、角果[jiǎo ɡuǒ ]

    干果的一种,由两个心皮构成,成熟时果皮由基部向上裂开。如油菜、白菜、荠菜等的果实。

  • 6、郊郭[jiāo ɡuō ]

    1.城外,郊外。

  • 7、焦聒[jiāo ɡuō ]

    1.聒噪。

  • 8、鲛国[jiāo ɡuó ]

    1.谓鲛人所居之地。借指广东。

  • 9、叫聒[jiào ɡuō ]

    1.喧叫。

浇裹词语接龙

  • 1、1.包裹;行李。 2.包,包装。 3.包围。
  • 2、1.盘缠。指日常开销。 2.即裹腿。
  • 3、1.包裹挟持,犹携带。
  • 4、1.见"裹创"。
  • 5、1.亦作"裹疮"。 2.包扎伤口。
  • 6、1.胁从。
  • 7、1.携带。 2.绷带。
  • 8、1.宋元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 2.有花纹装饰的阔腰巾。又名围肚看带。 3.兜肚。
  • 9、1.谓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语出《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后遂用作称颂友情的典故。 2.谓携带饭粮以备服役或远行。
  • 10、1.盘缠。
  • 11、1.即包袱。包衣物用的包单。
  • 12、1.吃饱肚子。语本《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2.宋元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
  • 13、1.语出《后汉书.马援传》。谓战死沙场。
  • 14、1.裹胁纠合。
  • 15、1.见"裹糇粮"。
  • 16、1.东汉徐稺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稺乃预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干以裹鸡",负粮徒步径至琼墓前,以水沾絮使有酒气,陈鸡为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遂用作吊祭友人的典故。
  • 17、1.包围挟持。
  • 18、1.谓有罪之臣在武士簇拥下穿靴执笏朝见君主。
  • 19、1.犹拐角。
  • 20、旧时一种陋习,用长布条把女孩子的脚紧紧地缠住,为使脚纤小,而造成脚骨畸形。
  • 21、1.在木材或其他非金属材料上包裹金箔。
  • 22、1.裹伤口的带,犹绷带。
  • 23、1.见"裹糇粮"。
  • 24、〈方〉加入其中扰乱;搅扰:他正在写文章,不许去~。

浇裹的相关查询

浇裹的意思解释、浇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