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ǐnɡ qì  ]
  • ㄅ一ㄥˇ ㄑ一ˋ
  • NUA RTG

屏气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抑止呼吸。形容谨慎畏惧的样子。

引证解释

⒈  抑止呼吸。形容谨慎畏惧的样子。

《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宋书·谢庄传》:“百僚屏气,道路以目。”
《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河东记·独孤遐叔》:“遐叔 意谓贵族赏会,深虑为其斥逐,乃潜伏屏气於佛堂梁上伺之。”
清 彭绩 《府君述》:“父母有疾,尝所饮药,日不餐,夜屏气立於牀几之间。”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他们凝神屏气,好象盯着一个转眼就要剧烈爆炸的什么东西。”

国语辞典

⒈  抑止呼吸,不能出声。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也作「屏息」。

《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后汉书·卷七七·酷吏传·阳球传》:「球既诛甫,复欲以次表曹节等,乃敕中都官从事曰:『且先去大猾,当次案豪石。』权门闻之,莫不屏气。」

屏气(bing qi)同音词

  • 1、禀气[bǐnɡ qì ]

    1.亦作"禀气"。 2.天赋的气性。

  • 2、病起[bìnɡ qǐ ]

    1.病愈。

  • 3、病气[bìnɡ qì ]

    1.指疾病表现于面部的气色。 2.指病人的气息。

  • 4、冰期[bīnɡ qī ]

    1.即冰川期。

  • 5、兵棋[bīnɡ qí ]

    1.特制的军队标号图型和人员﹑兵器﹑地物等模型。供各级指挥员在沙盘上研究作战和训练等情况时使用。

  • 6、兵旗[bīnɡ qí ]

    1.军旗。

  • 7、兵气[bīnɡ qì ]

    1.战争的气氛。 2.士气。

  • 8、兵器[bīnɡ qì ]

    1.武器。

  • 9、摒弃[bìnɡ qì ]

    1.屏除;抛弃。

  • 10、屏弃[bǐnɡ qì ]

    1.废弃。

屏气词语接龙

  • 1、1.气候调和。 2.态度和蔼。
  • 2、1.指山石。语出晋杨泉《物理论》:"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
  • 3、1.发怒吼叫。
  • 4、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30年以上)的天气特征。包括常有的天气情况和极端的天气情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广东省,全年平均气温19~26°c,极端最低气温-73°c,极端最高气温42°c,为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因素及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所决定。
  • 5、1.指阴阳之气的变化。亦以喻世事的变迁。 2.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 3.中医学术语。指人体内之气的运行变化和升降开阖。如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输布流注﹐中气的升降﹐机枢的开阖等。参阅《素问.灵兰秘典论》。 4.指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5.语言学名词。指浊音的清音化。如"病"﹑"动"﹑"共"等字的声母﹐原是古汉语的浊声母﹐演变到现在的普通话成为清声母﹐就是浊音清音化的结果。
  • 6、1.气质昏浊。
  • 7、1.古代军事术语。用兵的关键之一。指将帅的气度﹑决断等。 2.谓天地有规律运行的自然机能。 3.指植物的生机。 4.指行文的气势。 5.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包括经络﹑脏腑的功能活动。如气机发生异常﹐一般有气机不宣﹑气机阻滞等病理变化。
  • 8、1.呼吸急促。 2.因恼怒而急躁。
  • 9、1.指呼吸系统疾病。
  • 10、①坚持正义、宁死不屈的品质:民族气节|革命气节。 ②时令;节令:气节变换。
  • 11、1.呼吸不畅。形容心情郁闷。 2.中医学名词。谓气留滞不行。
  • 12、1.犹气势。
  • 13、1.生气消失。 2.呼吸停止。
  • 14、1.气候寒冽。 2.意气傲岸。 3.语气坚定严厉。
  • 15、1.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
  • 16、1.一种以运气为特征的咒术。
  • 17、1. 为开采天然气而从地面钻到气层的井。
  • 18、1.气度格局。
  • 19、1.犹气馁。
  • 20、1.谓果敢而有魄力。
  • 21、1.指方士用于祝祷的口诀。
  • 22、1. 死亡。如:三姑娘刚到,老太爷就气绝了。
  • 23、1.犹昏厥。
  • 24、1.犹昏厥。 2.谓人受强烈刺激时﹐精神亢奋或紧张到呼吸短暂闭塞。 3.呼吸停止。

屏气的相关查询

屏气的意思解释、屏气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