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ù ɡū  ]
  • ㄅㄨˋ ㄍㄨ
  • I DU

不辜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无罪。指无罪之人。不必,不一定。

引证解释

⒈  无罪。

《墨子·非攻上》:“至杀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吕氏春秋·听言》:“诛不辜之民以求利。”
《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为奴虏。”
吕延济 注:“言 巴蜀 父老无罪被杀,掠取孤幼,缚束以为奴僕。”

⒉  指无罪之人。

《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
孔 传:“辜,罪。”
唐 刘禹锡 《天论上》:“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

⒊  不必,不一定。

《大戴礼记·夏小正》:“‘鴂则鸣’。鴂者,百鷯也;鸣者,相命也。其不辜之时也。”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辜,读作‘固’。 襄 二十七年《公羊传》‘女能固纳公乎’、《秦策》‘王固不能行也’, 何休、高诱 注并曰:‘固,必也。’古或以辜为之。故《汉书·律历志》注引 孟康 曰:‘辜,必也。’不辜,犹言不必。 《诗·七月》篇‘七月鸣鴂’。是鴂之鸣盛於七月。今方五月,鴂或鸣或不鸣。故曰:‘其不辜之时也’犹言其不可必之时也。”

国语辞典

⒈  无罪的人。

《孟子·公孙丑上》:「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昔张彦泽虐杀不辜,涛累疏以为不杀彦泽,他日必为国家患。」

不辜(bu gu)同音词

  • 1、晡鼓[bū ɡǔ ]

    1.晡时击鼓。指晡时。

  • 2、卜骨[bǔ ɡǔ ]

    1.古代占卜用的兽骨,多为牛﹑羊﹑猪的肩胛骨。

  • 3、不孤[bù ɡū ]

    1.古时幼年丧父为孤,孤子受到长辈父亲般的照顾称为不孤。 2.不孤单,不单独。

  • 4、不毂[bù ɡū ]

    1.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

  • 5、不古[bù ɡǔ ]

    1.不淳朴;浇薄。

  • 6、不谷[bù ɡǔ ]

    1.不得养;不得相养。 2.不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 3.不长五谷。

  • 7、不蛊[bù ɡǔ ]

    1.古谓不受邪气侵害。

  • 8、不顾[bú ɡù ]

    1.不回头看。 2.不顾念;不照顾。 3.不理会。 4.不考虑;不顾忌。

  • 9、步鼓[bù ɡǔ ]

    1.一步一鼓。为命令徐步前进的鼓声。

  • 10、布谷[bù ɡǔ ]

    1.鸟名。又名勃姑﹑拨谷﹑获谷﹑击谷﹑结诰﹑鴶鵴﹑鸤鸠﹑桑鸠﹑郭公﹑戴胜﹑戴纴。以鸣声似"布谷",又鸣于播种时,故相传为劝耕之鸟。

不辜词语接龙

  • 1、1.罪恶昭彰﹐人所同仇。
  • 2、1.祸害。
  • 3、1.负恩。
  • 4、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不~您的期望。也作孤负。
  • 5、1.罪状。
  • 6、1.辜榷。攉﹐通"榷"。
  • 7、1.搜刮聚敛。指对财利的把持。 2.大略﹔大概。 3.比较。 4.查对﹔计点。
  • 8、1.刑戮﹔杀戮。
  • 9、1.见"辜榷"。
  • 10、1.亦作"辜搉"。 2.搜括﹔聚敛。 3.大略﹐梗概。 4.查对﹔计点。
  • 11、1.罪人。 2.受车裂之刑者。
  • 12、1.即辜磔。
  • 13、1.古刑律规定﹐凡殴人致伤﹐官府立限﹐责令被告为伤者治疗﹐其限期称"辜限"。
  • 14、1.分裂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
  • 15、1.罪恶。
  • 16、恩背义辜:辜负;背:违反,违背。辜负别人的恩德,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 17、恩负义忘恩负义。
  • 18、顾藉1.顾念,顾惜。 2.犹顾忌。
  • 19、顾靳1.顾惜,吝惜。
  • 20、顾景1.见"顾影"。
  • 21、顾看1.回头看望。
  • 22、顾柯(georgecukor,1899-1983)美国电影导演。曾在百老汇任舞台监督和导演。1930年从影。以改编名著著称。一生执导《小妇人》、《茶花女》、《煤气灯下》、《费城故事》等五十余部影片,其中《窈窕淑女》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 23、顾畀1.赐予。
  • 24、顾避1.顾虑避忌。

不辜的相关查询

不辜的意思解释、不辜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