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uē jì  ]
  • ㄩㄝ ㄐ一ˋ
  • XQ YF
  • 动词

约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粗略计算。

count roughly to;

引证解释

⒈  约略计算。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臣约计天下百姓有铜器用度者,分数无多,散纳诸使,斤两盖寡。”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适 德化 令以中丞犹子过境,约计到省之期,驰禀道歉。”

国语辞典

⒈  约略估算。

《三国演义·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约计一年而工毕。」

约计(yue ji)同音词

  • 1、越鸡[yuè jī ]

    1.越地所产的鸡。其形体较小。

  • 2、越跻[yuè jī ]

    1.跨登,登上。

  • 3、越级[yuè jí ]

    1.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越过直属的一级到更高的一级。

  • 4、越暨[yuè jì ]

    1.及至。

  • 5、瀹祭[yuè jì ]

    1.煮新菜以祭祀。

  • 6、礿祭[yuè jì ]

    1.古代宗庙时祭名。在夏商时为春祭,在周代则为夏祭。

  • 7、约赍[yuē jī ]

    1.轻装。

  • 8、约集[yuē jí ]

    1. 邀集到一块。

  • 9、约己[yuē jǐ ]

    1.约束自己。

  • 10、约剂[yuē jì ]

    1.古代用作凭据的文书﹑契券。

约计词语接龙

  • 1、1.古代州郡年终向朝廷汇报情况的簿书。
  • 2、1.指计省。
  • 3、1.计谋疏失。 2.谓疏奏大计文书。
  • 4、1.财赋会计事务。
  • 5、1.计较和吝惜。
  • 6、1.指三司使的职位。
  • 7、1.谓随年终上计献物于天子。
  • 8、1.指浙江绍兴。绍兴即古之会稽﹐相传禹会诸侯计功于此﹐故名。
  • 9、1.汉张苍善算﹐以列侯居相府﹐领郡国上计﹐谓之计相。唐代称拜相的计臣为计相。宋代以称三司使。
  • 10、1.算计﹐打算。 2.料想。
  • 11、1.见"计较"。
  • 12、1.《史记.儒林列传序》﹕"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司马贞索隐﹕"计﹐计吏也。偕﹐俱也。谓令与计吏俱诣太常也。"后遂用"计偕"称举人赴京会试。
  • 13、1.旧指经济学。
  • 14、1.指三司要职。
  • 15、商议:从长~ㄧ他们~着生产竞赛的办法。
  • 16、1.考虑﹔计较。
  • 17、1.宋代三司使的地位﹐与中书省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的枢密使相等﹐因称三司为"计省"或"计院"。
  • 18、1.古代州郡计吏。
  • 19、1.运筹谋画。 2.计量天运。
  • 20、1.古代州郡计吏用于登记﹑上报人事﹑户口﹑赋税等的帐册。 2.计算帐目。
  • 21、1.计较争执。
  • 22、1.亦作"计值"。 2.计算货物的价值。
  • 23、1.见"计直"。
  • 24、1.宋代指三司之职。

约计的相关查询

约计的意思解释、约计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