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í shì  ]
  • ㄐ一ˊ ㄕˋ
  • VBH ANV

即世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去世。

⒉  今世;眼前。

⒊  世故;狡黠。

引证解释

⒈  去世。

《左传·成公十三年》:“无禄, 献公 即世。”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夫人先即世,令子各清标。”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柳边纪略》:“迨后先子即世,归葬中原。”

⒉  今世;眼前。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四折:“这个即世婆婆,莫不是前世的妳妳?”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不争你沉沉不醒,撇下了即世的婆婆。”

⒊  世故;狡黠。

元 邓玉宾 《村边迓古·仕女圆社气毬双关》套曲:“你看他行鍼走綫,拈花摘叶,即世里带着虚嚣。”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二折:“断不得哄汉子的口,都是些即世求食鬼狐犹。”

国语辞典

⒈  去世。

《左传·成公十三年》:「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
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夫人先即世,令子各清标。」

⒉  今世、眼前。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众文武都惊怪,不由咱心下转疑猜。这个即世婆婆,莫不是前世的妳妳。」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一家儿闹喧聒,不争你沉沉不醒,撇下了即世的婆婆,却教俺怎支持。」

⒊  世故、狡猾。

元·邓玉宾《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团儿和气套·胜葫芦曲·么篇》:「你看他行针走线,拈花摘叶,即世里带著虚嚣。」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这贱才敢道辞生受,断不得哄汉子的口,都是些即世求食鬼狐犹。」

即世(ji shi)同音词

  • 1、肌石[jī shí ]

    1.理石的别称。石膏之顺理而微硬有肌者。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理石》。

  • 2、记识[jì shí ]

    1.记下﹔记住﹔记得。 2.指记忆。 3.加标记。 4.指簿记。

  • 3、记实[jì shí ]

    1. 真实的记录。如:记实小说。

  • 4、记史[jì shǐ ]

    1.指职掌章表书牍的吏员。

  • 5、记事[jì shì ]

    ①把事情记录下来:~册。 ②记述历史经过。

  • 6、记室[jì shì ]

    1.官名。东汉置﹐掌章表书记文檄。后世因之﹐或称记室督﹑记室参军等。 2.秘书的代称。

  • 7、饥食[jī shí ]

    1.充饥之食。

  • 8、纪识[jì shí ]

    1.记住;记载。纪,通"记"。

  • 9、纪实[jì shí ]

    ①记录真实情况:~文学。 ②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植树活动~》。

  • 10、纪事[jì shì ]

    ①记录事实:~诗。 ②记载某些事迹、史实的文字(多用于书名):《唐诗~》。

即世词语接龙

  • 1、1.犹世亲。累世的亲戚关系。
  • 2、1.犹世交。
  • 3、1.经世之才。
  • 4、1.几代都有亲戚关系。
  • 5、1.世代承袭为卿大夫。
  • 6、1.时代风气。 2.世俗之情。 3.世态人情。 4.势利。 5.犹言世人,时人。
  • 7、1.犹言世情。
  • 8、1.承继权势。
  • 9、1.犹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 10、1.世间的人;一般的人。 2.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僧侣"相对。
  • 11、1.世俗的荣华富贵。
  • 12、1.俗儒。 2.指经师。 3.当代的学者。
  • 13、1.世间的祥瑞。
  • 14、1.人世间。
  • 15、1.社会的礼法。
  • 16、1.当世之士;文士。 2.世俗之士。
  • 17、1.世系姓氏。
  • 18、1.累世;代代。
  • 19、1.指士农工商各自具备的技艺。 2.指世代相传的专业,如巫﹑医﹑卜筮等。 3.时事;世上的事。 4.世务;尘俗之事。 5.指社交应酬﹑人情世故。 6.大势。 7.局面。
  • 20、1.社会上的形势。
  • 21、1.即明堂。 2.指宗庙。
  • 22、寿1.佛教谓僧尼的实际年寿为"世寿",以别于"僧腊"(受戒后的年岁)。
  • 23、1.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小于己父者的称呼。 2.明清翰林称太老师的儿子为世叔。太老师,科举时座师的老师。见明张位《词林典故》。 3.世父和叔夫的合称。
  • 24、1.世系的辈数。 2.寿数;定数。

即世的相关查询

即世的意思解释、即世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