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īnɡ dǐ  ]
  • ㄐ一ㄥ ㄉ一ˇ
  • YIU QAY

京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京都的邸舍。

引证解释

⒈  京都的邸舍。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也是一个少年,喜谈乐道,把这封家书一节,顷刻间遍传京邸。”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超勇亲王》:“虏使 哈柳 至,强辩士也,謁王於京邸。”

京邸(jing di)同音词

  • 1、精谛[jīnɡ dì ]

    1.精微而真确。

  • 2、京坻[jīnɡ dǐ ]

    1.《诗.小雅.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谓谷米堆积如山。后因以"京坻"形容丰收。

  • 3、境地[jìnɡ dì ]

    ①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处于孤立的~。 ②境界 ②。

  • 4、静谛[jìnɡ dì ]

    1.佛教语。指佛教的"真理"﹑"实理"。

  • 5、静睇[jìnɡ dì ]

    1.静观。

  • 6、劲敌[jìnɡ dí ]

    强有力的敌人或对手。

  • 7、井底[jǐnɡ dǐ ]

    1.见"井底蛙"。

  • 8、井地[jǐnɡ dì ]

    1.即井田。

  • 9、镜睇[jìnɡ dì ]

    1.犹察视。

  • 10、警笛[jǐnɡ dí ]

    (~儿)①警察用于示警的哨子。 ②发警报的汽笛。

京邸词语接龙

  • 1、1.古代玉器名。上璋下琮,形有尖角,用以祭山川,赠宾客。
  • 2、1.郡国驻京邸的记事官。
  • 3、1.邸舍与寺院。
  • 4、1.邸店。
  • 5、1.高官的住所。
  • 6、1.邸报所传的佳音。
  • 7、1.府宅;寓所。
  • 8、1.府邸内园。
  • 9、1.邸宅。
  • 10、1.高级官员的住所。
  • 11、封建王朝的官报。约始于唐代。当时称为“进奏院状报”、“报状”等,主要刊载皇帝的谕旨、臣僚奏章、边防战报等。宋代始称“邸报”,后世并有“邸抄”、“朝报”、“京报”等名称。初为手抄,宋代起已有雕版印刷,明代有木活字版印刷,并有民间自设报房印刷出售。
  • 12、1.王侯府第内的警卫兵卒。
  • 13、1.亦作"邸钞"。 2.即邸报。
  • 14、1.见"邸抄"。
  • 15、1.古代在京师为郡国诸侯或外藩君主朝觐起居所建的小城。
  • 16、1.见"邸第"。
  • 17、高官贵族的第宅:京师诸侯邸第百余。
  • 18、1.古代兼具货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处所。
  • 19、1.古代官府所设储存粮食等物资的仓库。
  • 20、1.邸舍与楼观。
  • 21、1.邸第。
  • 22、1.侯王贵族邸宅中担任警卫的武官。又称"家将"。
  • 23、1.古代地方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
  • 24、1.旅居在外的人。

京邸的相关查询

京邸的意思解释、京邸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