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uān ní  ]
  • ㄉㄨㄢ ㄋ一ˊ
  • UM WEQ
  • 名词

端倪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事情的头绪迹象。

反复终始,不知端倪。——《庄子·大宗师》。成疏:“端,绪也,倪,畔也。”

general shape; clue; inkling;

⒉  边际。

boundary; bound;

引证解释

⒈  头绪;迹象。

《庄子·大宗师》:“反覆终始,不知端倪。”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解部》“倪”:“《庄子·大宗师》‘不知端倪’,按耑者,草之微始;儿者,人之微始也。”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这公事深藏着曖昧,好教我左猜右忖没端倪。”
清 赵翼 《岣嵝碑歌》:“昌黎 亲到猿猱窟,千搜万索无端倪。”

⒉  窥测;捉摸。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於书,故 旭(张旭 )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明 方孝孺 《题王右军<游目帖>》:“今观此帖,寓森严於纵逸,蓄圆劲於蹈动,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
郭沫若 《游里加湖》:“十时顷下山,车行甚急,风景尤觉奇幻,不可端倪。”

⒊  边际。

《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端倪,犹涯际也。”
唐 岑参 《西亭子送李司马》诗:“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緑柳鶯乱啼。”
宋 王安石 《和农具诗·牧笛》:“緑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
清 陆师 《杂感》诗:“夜长不成寐,忧来无端倪。”

国语辞典

⒈  事情的头绪。

《庄子·大宗师》:「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⒉  推寻事物的本末终始。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英语翻译

boundary, clue, indication, to obtain clues, to infer

德语翻译

le fil d'une affaire

端倪(duan ni)同音词

  • 1、断霓[duàn ní ]

    1.见"断霓"。

端倪词语接龙

  • 1、1.分际。
  • 2、1.露出端倪,为人所知。
  • 3、1.幼弱。
  • 4、1.方言。儿子。
  • 5、焕之长篇小说。叶圣陶作。1928年发表。倪焕之中学毕业后,追求所谓的“理想教育”和“理想家庭”,可都未成功,不免感到失望。五四运动发生后,他在革命者帮助下到上海教书,并参加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陷于悲观之中,常借酒浇愁,不久病亡。作品反映了五四前后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 6、嗣冲皖系军阀。安徽阜阳人。清末曾任河南布政使帮办军务。1913年任安徽都督,支持袁世凯称帝。袁死后投靠段祺瑞。1917年支持段解散国会,为“督军团”倡乱的祸首。后又出兵拥护段祺瑞实行武力统一。1920年,皖系战败后被解职。
  • 7、沵漫1.亦作"沵澷"。 2.犹弥漫。
  • 8、沵澷1.见"沵漫"。
  • 9、沵沵1.水盈满貌。
  • 10、沵迤1.平坦绵延貌。
  • 11、泥珠1.指太阳。
  • 12、泥浊1.污浊。指风俗败坏。
  • 13、泥子1.古地名。古址即今广东番禺西南之紫坭。
  • 14、泥滓1.泥渣。 2.犹污浊。比喻耻辱。 3.指视为污浊;贱视。 4.比喻卑下的地位。 5.比喻尘世。
  • 15、泥醉1.烂醉如泥;大醉。
  • 16、1.分际。
  • 17、1.露出端倪,为人所知。
  • 18、1.幼弱。
  • 19、1.方言。儿子。
  • 20、婗子1.妮子,幼女。
  • 21、猊炉1.雕成狮形的香炉。
  • 22、猊坐1.见"貎座"。
  • 23、猊座1.亦作"猊坐"。 2.佛教语。即狮子座。谓佛﹑菩萨所坐之处。亦谓高僧之座。据《大智度论》卷七谓:"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
  • 24、霓帱1.彩色的帷帐。

端倪的相关查询

端倪的意思解释、端倪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