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à shuǐ  ]
  • ㄊㄚˋ ㄕㄨㄟˇ
  • KHI II

踏水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蹋水”。

⒉  临水;傍水。

⒊  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

⒋  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

⒌  脚踏水车戽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蹋水”。

⒉  临水;傍水。

唐 韩翃 《送监军李判官》诗:“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
唐 无名氏 《渔父·和张志和词》之十二:“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
唐 韩偓 《玩水禽》诗:“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

⒊  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

《水浒后传》第十五回:“李逵 道:‘不消寻船,你跟我来。’牵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
《三侠五义》第四九回:“见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脱了衣靠。”

⒋  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

《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 北江左右官军,被妖妇驾云踏水,叫住就住,放行就行,恰似綫抽傀儡一般。”

⒌  脚踏水车戽水。

宋 辛弃疾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词:“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旱已尝新,隔墙沽酒煑纤鳞。”
清 祝咸章 《踏车行》:“卖来卖去苦钱水,僱人踏水无昏晓。”
清 陈均 《踏车叹》:“雨少踏水入,雨多踏水出。”
高晓声 《流水汩汩》:“你们年轻人连水都没有踏过,真不知道踏水的苦。”

踏水(ta shui)同音词

  • 1、他谁[tā shuí ]

    1.犹言何人﹑谁。

踏水词语接龙

  • 1、1.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指鹏飞将起,以翼击水。后以喻远大前程。
  • 2、1.亦作"水鸡"。 2.水鸟名。 3.即青蛙。
  • 3、1.用以盛水的文具。
  • 4、1.水边。
  • 5、1.水的波纹。 2.指水波状的花纹。
  • 6、1.一种盛水的陶器。腹部较大。
  • 7、1.水中漩涡。
  • 8、1.水中生物;水产。
  • 9、1.水上的雾气。 2.像雾一样的小水点。
  • 10、西1.泛指水的西边。 2.古寺名。唐时胜地。包括水西寺﹑水西首寺﹑天宫水西寺。 3.花名。
  • 11、1.犀牛的一种。因生活于水中,故名。 2.见"水犀军"。 3.草名。
  • 12、1.水上游戏。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竞渡﹑杂技等。
  • 13、腔肠动物,水螅虫纲。螅体圆筒形,营淡水生活。上端有口,周围所生细长中空的触手,布满刺细胞,用以捕食。下端为基盘,能分泌黏液,附着在其他物体上;有的又能形成气囊,使之浮上水面。能进行无性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 14、1.即水嬉。
  • 15、又称“河系”或“河网”。流域内各种水体构成脉络相通系统的总称。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沼泽、水库等。由干流及各级支流组成的河流是水系的主体。常见的水系形状有:树枝状、辐射状、平行状、格子状和网状等。
  • 16、1. 水面以下。如:对这个海湾水下情况了如指掌。
  • 17、1.亦作"水僊"。 2.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3.谓水葬者。 4.称遍游江湖乐而忘返之人。 5.琴曲名。《水仙操》的简称。 6.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鳞茎和花可入药。亦指此种植物的花。
  • 18、1.见"水仙"。
  • 19、1.水上险要之处。 2.水上保险的略语。
  • 20、线船体外形表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 21、1.河流﹑湖泊多的地区。
  • 22、1.谓水的气味香。 2.泽兰的别名。
  • 23、1.盛水用的装置。
  • 24、1.水灾的征兆。

踏水的相关查询

踏水的意思解释、踏水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