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án bǐ  ]
  • 一ㄢˊ ㄅ一ˇ
  • GOT XX

严比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严密整齐。

⒉  谓严厉追比。

引证解释

⒈  严密整齐。

明 宋濂 《送国子正苏君还金华山中序》:“以论乎辞章,则体裁严比,姿态横逸。”

⒉  谓严厉追比。

《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查该员系 四川 成都府 人,应行文该地方官勒限严比归款可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双月 坦然,谓:‘姑无恐。’浼邻翁稍赂之,俾为缓颊。无如太守鋭意寻仇报復,立限严比。”

严比(yan bi)同音词

  • 1、妍鄙[yán bǐ ]

    1.犹美恶,好丑。

  • 2、言笔[yán bǐ ]

    1.口头之辞与书面之辞。

  • 3、岩陛[yán bì ]

    1.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

  • 4、岩壁[yán bì ]

    1.陡峭如墙的山崖。

  • 5、檐陛[yán bì ]

    1.廊檐台阶。

  • 6、弇鄙[yǎn bǐ ]

    1.弇陋。

  • 7、谳笔[yàn bǐ ]

    1.判案文字。

  • 8、严愎[yán bì ]

    1.严厉而刚愎。

  • 9、严壁[yán bì ]

    1.整治壁垒。

  • 10、掩鼻[yǎn bí ]

    1.捂住鼻子。表示对肮脏﹑发臭之物的厌恶。 2.遮掩口鼻低声说话。表示谨慎小心。 3.《韩非子.内储说下》:"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因为(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战国策.楚策四》亦载此事。后以"掩鼻"为女子进谗离间之典。

严比词语接龙

  • 1、①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有~才能鉴别ㄧ这两块料子~起来,颜色是这块好,质地是那块好。 ②介词,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这项政策贯彻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前一时期又有所提高。 ③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程度:这篇文章写得~好。
  • 2、1.邻近。 2.亲近。
  • 3、1.邻居。
  • 4、1.指核对检查(簿籍)。
  • 5、1.谓比照验证。
  • 6、1.犹匹偶。谓同道。
  • 7、1.与类似事例进行比照。 2.比拟。
  • 8、〈书〉近来。
  • 9、1.整理,按类排比。
  • 10、1.指乡里,邻里。里,古代地方的基层行政单位。
  • 11、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3:4=9:12。 ②比 ⑦:教师和学生的~已经达到要求。 ③比重 ②:在所销商品中,国货的~比较大。
  • 12、①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他用胳膊一~,那棵树有两围粗。 ②比试 ②:他拿起镰刀~了~,就要动手割麦子。
  • 13、1.见"比并"。
  • 14、〈书〉①频频;屡屡。 ②到处;处处:~皆是(到处都是)。
  • 15、①〈书〉近邻;街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②位置接近;邻近:~星(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
  • 16、1.用于盛放准备打斗的蟋蟀的笼子。
  • 17、1.同等兴盛。
  • 18、1.木名。即棕榈。
  • 19、比值。
  • 20、1.比并;匹敌。
  • 21、1.谓车并行。 2.钱币名。三国吴所铸。东晋初尚在流通,俗称"比轮"。
  • 22、1.邻近的村庄。
  • 23、1.旧时地方官府征收钱粮或缉拿罪犯,限期追比,称为"比卯"。卯,期限。亦指应付官府的追比。
  • 24、水平不相上下,足以相比:乡镇企业的一些产品,已经可以跟大工厂的产品~。

严比的相关查询

严比的意思解释、严比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