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jū  ]
  • ㄕˋ ㄐㄨ
  • PGC ND

室居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房舍。

⒉  谓女子居家未嫁。

引证解释

⒈  房舍。

《墨子·杂守》:“寇近,亟收诸杂乡金器若铜铁及他可以左守事者。先举县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大小长短及凡数,即急先发。”
《淮南子·时则训》:“土事无作,无发室居。”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荆 俗不理室居,架竹苫茅,卑庳褊逼,风旱摩戞,熇然自火。”
宋 苏轼 《鱼蛮子》诗:“江 淮 水为田,舟楫为室居。”

⒉  谓女子居家未嫁。

唐 元稹 《唐故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长女适 刘中孚,中孚 早卒。次婴疾,室居。”

室居(shi ju)同音词

  • 1、实据[shí jù ]

    1.确实的证据;确凿的事实。

  • 2、师矩[shī jǔ ]

    1.犹师范。学习的榜样。

  • 3、识局[shí jú ]

    1.识见器量。 2.识得局势﹔知机。

  • 4、识举[shí jǔ ]

    1.赏识并举用。

  • 5、识具[shí jù ]

    1.见识。

  • 6、诗局[shī jú ]

    1.为编校﹑刊刻诗集而设立的机构。

  • 7、诗句[shī jù ]

    1.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 8、诗具[shī jù ]

    1.诗人的才具。

  • 9、诗剧[shī jù ]

    亦称“剧诗”。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欧洲19世纪以前的剧本大多是诗剧。虽具有戏剧的形式,但只供阅读,不适合剧场演出的诗剧。

  • 10、尸居[shī jū ]

    1.谓安居而无为。 2.指居位而不尽职。 3.见"尸居余气"。

室居词语接龙

  • 1、1.平时,平常。
  • 2、1.遵常例,守常道。 2.平时;经常。
  • 3、1.笙。 2.居于巢穴。
  • 4、1.谓身居治国之位。
  • 5、1.指平日的仪容举止。 2.指日常生活。 3.安置;处置。
  • 6、1.匈奴对单于女儿的称谓。
  • 7、1.犹言处于病中。
  • 8、1.谓处置木材。
  • 9、1.家产。
  • 10、1.守持寡欲之德。
  • 11、1.担任官职。
  • 12、1.古代官员退朝居家时所戴的帽子。
  • 13、1.谓遵循先圣先贤之志。
  • 14、1.统治国家。 2.指所统治之国。 3.指定居之部族或国家。
  • 15、贿1.储积财物。
  • 16、1.谓积货售卖。
  • 17、〈书〉积累(财物);囤积:不善~ㄧ~致富。
  • 18、1.谓居于今世而求合于古代。指怀古。语本《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郑玄注:"稽,犹合也,古人与合则不合于今人也。"
  • 19、1.犹持身,处身。
  • 20、住在家里:~过日子。
  • 21、在双方中间(说合、调解):~调停。
  • 22、1.居丧。
  • 23、1.居家俭约。
  • 24、1.谓持身宽略。

室居的相关查询

室居的意思解释、室居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