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nɡ wū  ]
  • ㄒ一ㄥˊ ㄨ
  • GAJH NGCJ

刑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将有罪之贵族、大臣刑杀于户内,而不在市上施刑。

引证解释

⒈  谓将有罪之贵族、大臣刑杀于户内,而不在市上施刑。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刑剭,凶。”
郑玄 注:“若三公倾覆王之美道,屋中刑之。”
《新唐书·元载王缙等传赞》:“《易》称‘鼎折足,其刑剭’,谅哉!”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三:“王弼 注‘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以为沾濡之形也。盖 弼 不知古《易》形作刑,渥作剭。”
按 王弼 本作“形渥”。 明 刘基 《刘仲璟长史传》:“今皇帝圣神嗣统,先生勋旧残孽,宜弗底刑剭。”

刑剭(xing wu)同音词

  • 1、省悟[xǐnɡ wù ]

    1.犹醒悟。

  • 2、省悟[xǐnɡ wù ]

    醒悟;觉悟:彼幼化黄粱,尚能省悟|猛然省悟过来。

  • 3、兴舞[xìnɡ wǔ ]

    1.起舞。

  • 4、腥污[xīnɡ wū ]

    1.腥秽污浊。亦借指人民横被屠戮的惨象。

  • 5、惺悟[xīnɡ wù ]

    1.醒悟,领会。

  • 6、刑仵[xínɡ wǔ ]

    1.犹仵作。旧时官署中检验死伤的吏役。

  • 7、行巫[xínɡ wū ]

    1.指施行巫术的人。

  • 8、行屋[xínɡ wū ]

    1.能行动的房屋。指火车﹑船舶﹑飞机等。

  • 9、行五[xínɡ wǔ ]

    1.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五同"伍"。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

  • 10、行务[xínɡ wù ]

    1.行动措施。

刑剭词语接龙

  • 1、噁嗪1. 含有四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组成的环的几种母体化合物C4H5NO或其衍生物之一。
  • 2、恶寒1.怕冷。 2.中医称怕冷的症状。有外感恶寒和内伤恶寒两类。
  • 3、膴膴1.膏腴;肥沃。
  • 4、膴然1.犹欣然。
  • 5、膴盛1.美盛。
  • 6、膴仕1.高官厚禄。
  • 7、鋘锄1.即锄。
  • 8、鋘锹1.即锹。
  • 9、雺晦1.昏暗不明。
  • 10、雺乱1.昏乱。
  • 11、雺雺1.昏暗貌。
  • 12、雺墨1.昏暗。
  • 13、雺塞1.谓天色昏暗。
  • 14、雺雾1.指迷蒙的雾气。
  • 15、霿乱1.黑暗纷乱。
  • 16、霿雺1.昏蒙貌。
  • 17、霿淞1.同"雾淞"。
  • 18、霿淆1.混淆不明。
  • 19、无知1.没有知觉。 2.指失去知觉。 3.没有知识,不明事理。 4.指不明事理的人。 5.无人知晓。 6.犹言没有匹配。
  • 20、无辙1.没有车辙。引申为没有痕迹。形容义理抽象。
  • 21、无朕1.亦作"无眹"。 2.没有迹象或先兆。
  • 22、无眹1.见"无朕"。
  • 23、无征1.没有证明;没有实据。 2.没有征兆或迹象。
  • 24、无正1.谓没有正确的。 2.无人评正是非。

刑剭的相关查询

刑剭的意思解释、刑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