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ó běn  ]
  • ㄇㄛˊ ㄅㄣˇ
  • AJDR SG

摹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临摹真本;复制品;临摹或翻刻的书画本。

copy; facsimile;

引证解释

⒈  按原本临摹或翻刻的书画等。

宋 范成大 《观禊帖有感》诗之二:“寳章薶九泉,摹本范百世。”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近来市贾所售墨蹟,多从法帖中双钩,而鉴家所刻法帖,又多从摹本上石。”
峻青 《地下水晶宫》:“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左面墙壁上的那幅薄浮雕‘最后的晚餐’,这是 意大利 名画家 芬奇 的那幅名画的精妙的摹本。”

⒉  一种丝织物名称。俗称花缎。

徐珂 《清稗类钞·物品·摹本》:“摹本,丝织物也,一名花累。俗称花缎。”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只见门帘开处,进来了两个人,一色打扮:穿着二蓝摹本缎羊皮袍子,元色摹本皮坎肩。”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五:“系了条雪青湖绉腰带,套了件茶青旧摹本的领架。”

国语辞典

⒈  依书画原迹摹写而成的本子。也作「模本」。

摹本(mo ben)同音词

  • 1、模本[mó běn ]

    1.亦作"橅本"。 2.照书画原件临摹或翻刻拓印的复制品。 3.照原本摹写或摹画。

  • 2、末本[mò běn ]

    1.全剧以正末主唱的剧本。如《元曲选》中的《王粲登楼》﹑《扬州梦》等。

  • 3、墨本[mò běn ]

    1.碑帖的拓本。

摹本词语接龙

  • 1、1.谓农事。 2.根本性的教育。 3.藏族地区固有的宗教,崇奉鬼神和自然物,尚巫术。佛教传入前,在吐蕃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八世纪后势力逐渐衰微。在与佛教的长期相互斗争中,吸收佛教的部分教义,逐渐形成类似喇嘛教的一个教派。藏语称"本波"。也叫"钵教"﹑"笨教",俗称"黑教"。
  • 2、1.亦作"本届"。 2.犹本期;本次。
  • 3、①存款者或放款者拿出的钱(区别于‘利息’)。 ②经营工商业的本钱;营业的资本。
  • 4、1.据以进行传解的经书。 2.指本人所治之经。
  • 5、1.籍贯。
  • 6、1.原来所据之地。 2.依据;遵循。
  • 7、1.佛教语。佛教认为,众生心体,自性清净,原有性德,非修成而然,故称"本觉"。
  • 8、1.原来的爵位。
  • 9、1.自己方面的军队。
  • 10、1.原籍所在之郡。 2.指原籍所在之郡的郡守。
  • 11、大学或学院的基本组成部分(区别于‘预科、函授部’等)。
  • 12、①原有的:~面貌ㄧ~的颜色。 ②原先;先前:他~身体很瘦弱,现在很结实了ㄧ我~不知道,到了这里才听说有这么回事。 ③表示理所当然:~就该这样办。
  • 13、1. 棒球比赛中队员前进所指向的目标。
  • 14、1.自己的乡里。
  • 15、1.根基树立。 2.原来拥立。
  • 16、本金和利息。
  • 17、技能;能力:有~ㄧ~高强。
  • 18、1.水的干流。比喻本钱。 2.水的干流。比喻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向。
  • 19、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的宇宙体系学说认为,地球是不动的中心,太阳和行星环绕地球运行。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现象,认为每个行星在一个小圆上作等速运动,这个小圆叫做"本轮"。同时又假设本轮的中心在一个大圆上绕地球作等速运动,这个大圆叫做"均轮"。清人所编的《历象考成》里均轮也译作"本天"。
  • 20、1.见"本来面目"。
  • 21、①本来的名字;原来的名字(区别于‘别号、官衔’等)。 ②给本人起的名儿:有些外国人的全名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是父名,第三部分是姓。
  • 22、1.指人生年干支。 2.见"本命年"。
  • 23、①树的下部和上部,东西和底部和顶部,比喻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详述~。 ②比喻主要的与次要的:~颠倒。
  • 24、1.和尚未出家时的妻子。又称故二。本谓故旧,二谓配偶。

摹本的相关查询

摹本的意思解释、摹本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