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ián zhé  ]
  • ㄑ一ㄢˊ ㄓㄜˊ
  • IGGJ RVYJ

潜蛰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潜伏。

引证解释

⒈  潜伏。

唐 范荣 《三无私赋》:“天光发於幽滞,仁声振於潜蛰。”

潜蛰(qian zhe)同音词

  • 1、拑者[qián zhě ]

    1.沉默不言之人。

  • 2、迁谪[qiān zhé ]

    1.亦作"迁谪"。 2.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 3、遣谪[qiǎn zhé ]

    1.犹贬谪。

  • 4、千折[qiān zhé ]

    1.极其曲折。

  • 5、前哲[qián zhé ]

    1.亦作"前喆"。 2.前代的贤哲。

  • 6、前喆[qián zhé ]

    1.见"前哲"。

  • 7、前辙[qián zhé ]

    1.以前车轮压出的痕迹。喻以前的错误或教训。 2.喻指前人的作品。

  • 8、前者[qián zhě ]

    1. 所述两种情况的前一种;所述两物的前一物;所述的两人、两团体的前一人或前一团体。

  • 9、钳赭[qián zhě ]

    1.古刑法名。以铁束颈﹐着以赤衣。

  • 10、谴谪[qiǎn zhé ]

    1.亦作"谴谪"。贬降。 2.责备。

潜蛰词语接龙

  • 1、1.伏匿;潜藏。
  • 2、1.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
  • 3、1.隐居。
  • 4、1.谓潜藏在地下。
  • 5、1.隐蔽的罪恶。
  • 6、动物冬眠,潜伏洞穴,不动不食。也比喻人隐藏不露面:蛰伏乡间。
  • 7、1.蛰虫伏处的洞穴。
  • 8、1.潜伏的毒蛇。
  • 9、1.埋藏在地下的宝剑。典出《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 10、比喻人隐藏不出,像动物蛰伏一样:蛰居书斋。
  • 11、1.惊醒蛰虫之雷。谓初发的春雷。
  • 12、1.塌陷开裂。
  • 13、1.藏伏的蛟龙。喻潜藏的志士。
  • 14、1.蛰伏的龙。比喻隐匿的志士。
  • 15、1.谓冬季闭塞之气。
  • 16、1.藏在洞中过冬的兽类。
  • 17、1.塌陷。
  • 18、1.冬季伏匿在岩穴中的燕子。
  • 19、1.谓因遇冷而光不甚明亮的萤火虫。
  • 20、1.众多貌。
  • 21、杔栌1.木名。
  • 22、遮挽1.拦阻挽留。
  • 23、遮罔1.侦察巡逻。罔,通"网"。
  • 24、遮卫1.犹保卫。

潜蛰的相关查询

潜蛰的意思解释、潜蛰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