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ú nì  ]
  • ㄈㄨˊ ㄋ一ˋ
  • WDY AAD

伏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隐藏;躲藏。

引证解释

⒈  隐藏;躲藏。

《楚辞·九辩》:“騏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宿工老师,不得伏匿,皆来会堂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盗纵羣队穷搜,凡伏匿巖穴者,悉被杀掳。”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秦 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 咸阳,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于敌以舒愤怨。”

伏匿(fu ni)同音词

  • 1、咈逆[fú nì ]

    1.违逆;违反。

  • 2、覆逆[fù nì ]

    1.预测逆料。

  • 3、覆溺[fù nì ]

    1.沉没。

  • 4、怫逆[fú nì ]

    1.不如意,违背。

  • 5、拂逆[fú nì ]

    违背;不顺:他不敢~老人家的意旨。

  • 6、服匿[fú nì ]

    1.盛酒器。 2.指旃帐。

  • 7、负逆[fù nì ]

    1.亏欠。

  • 8、附逆[fù nì ]

    投靠叛逆集团:变节~。

  • 9、复逆[fù nì ]

    1.谓臣民上书告请。

伏匿词语接龙

  • 1、1.暗淡。
  • 2、1. 隐匿不报或少报。如:匿报公司利润。
  • 3、1.隐避,躲避。
  • 4、1.隐藏。
  • 5、隐匿逃窜:夜有盗持兵劫其家,人皆匿窜。
  • 6、1.隐瞒欺诈。
  • 7、1.掩盖真相或实情。
  • 8、1.隐藏,潜伏。
  • 9、1.隐藏其光华。比喻才德不外露。 2.谓有隐身术,在光天化日之下能使人看不见。
  • 10、1.隐瞒不报的户籍。
  • 11、1.隐瞒。
  • 12、1.亦作"匿迹"。 2.隐藏起来,不露形迹。
  • 13、1.暗穴,隧道。空,通"孔"。
  • 14、1.暗中控告。
  • 15、1.隐瞒实情。
  • 16、1.暗中收留。
  • 17、不写姓名或隐瞒真实的姓名:匿名信|匿名帖。
  • 18、1.隐藏其谋略。
  • 19、1.隐瞒年龄。
  • 20、1.隐瞒真情。
  • 21、1.旧时官员祖父母﹑父母死,不呈报,不服丧,对外隐瞒或另择时日,谓之匿丧。
  • 22、1.隐瞒才能。
  • 23、1.犹隐瞒。 2.潜逃。
  • 24、1.谓额上之骨隆起,隐于发内。

伏匿的相关查询

伏匿的意思解释、伏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