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āo tánɡ  ]
  • ㄍㄠ ㄒ一ㄥˊ
  • YPK QNNR

膏饧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饴糖。

引证解释

⒈  饴糖。 《后汉书·樊鯈传》:“又 野王 岁献甘醪、膏餳,每輒扰人,吏以为利。

鯈 并欲奏罢之。”

膏饧(gao tang)同音词

  • 1、高汤[ɡāo tānɡ ]

    煮肉或鸡鸭等的清汤,也指一般的清汤。

  • 2、高唐[ɡāo tánɡ ]

    1.战国时楚国台观名。在云梦泽中。传说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幸之而去。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北周庾信《望美人山铭》﹕"高唐碍石﹐洛浦无舟。何处相望﹐山边一楼。"前蜀韦庄《谒巫山庙》诗﹕"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明许自昌《水浒记.邂逅》﹕"束素腰﹐横波目﹐可使高唐赋梦。"后用为巫山的代称。 2.借指男女幽会之所。 3.复姓。辽有高唐英。见《辽史.太宗纪下》。

  • 3、高堂[ɡāo tánɡ ]

    ①高大的厅堂。 ②〈书〉指父母。

膏饧词语接龙

  • 1、1.一种甜饼。
  • 2、1.蜜糖。
  • 3、1.眼皮半开半合,眼色蒙眬粘滞的样子。
  • 4、1.麦芽糖;糖稀。
  • 5、1.甜桃。
  • 6、1.卖饴糖人所吹的箫。语本《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郑玄笺:"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也。"孔颖达疏:"其时卖饧之人吹箫以自表也。"
  • 7、1.目光凝滞﹑蒙眬,半睁半闭的样子。
  • 8、1.做麦芽糖剩下的渣子。
  • 9、1.一种油煎食品。
  • 10、1.甜粥。
  • 11、缓带1.以饴糖舒展成的带状物。
  • 12、簜节1.竹节。犹竹符﹐古代信使持其半以验证。
  • 13、簜札1.纸名。即玉版纸。
  • 14、欓子1.食茱萸的别称。
  • 15、唐室1. 唐王室,唐王朝。如:唐室固以微矣。——宋·苏轼《教战守》。
  • 16、唐书1.指《尚书》中的《尧典》。 2.指《旧唐书》或《新唐书》。
  • 17、唐鼠1.传说中的鼠名。
  • 18、唐肆1.空荡的集市。
  • 19、唐唐1.广大;浩荡。 2.公然地;虚妄地。
  • 20、唐梯1.见"唐锑"。
  • 21、唐锑1.亦作"唐梯"。 2.古代百戏之一,即翻空梯﹑上高竿之类。 3.指高竿;高梯。
  • 22、唐体1.指唐诗的体式风格。
  • 23、唐突①横冲直撞,乱闯:豕之性能水,又唐突难禁制。 ②轻率地冒犯:唐突古人|你也未免太唐突了。
  • 24、唐文1.指古代圣贤的礼乐制度。唐,指唐尧。

膏饧的相关查询

膏饧的意思解释、膏饧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