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í zhènɡ  ]
  • 一 ㄓㄥˋ
  • G GHD

一正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统一法度政令。犹言一匡。一经端正。

引证解释

⒈  谓统一法度政令。

《商君书·算地》:“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立官贵爵以称之,论荣举功以任之,则是上下之称平。”

⒉  犹言一匡。

汉 王充 《论衡·书虚》:“桓公 九合诸侯,一正天下,道之以德,将之以威。”

⒊  一经端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

一正(yi zheng)同音词

  • 1、一征[yì zhēnɡ ]

    1.初次征伐。 2.征伐一次。

  • 2、一怔[yì zhēnɡ ]

    1.犹一愣。

  • 3、寱挣[yì zhènɡ ]

    1.睡梦中因下意识作用而起来说话﹑活动。

  • 4、议正[yì zhènɡ ]

    1.拟议决定。

  • 5、议政[yì zhènɡ ]

    1.议论政事。

  • 6、乙正[yǐ zhènɡ ]

    1.谓勾正词句的倒误。

  • 7、移筝[yí zhēnɡ ]

    1.奏抚筝弦。

  • 8、逸政[yì zhènɡ ]

    1.使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

  • 9、驿政[yì zhènɡ ]

    1.指驿站传递信件的业务。

  • 10、仪正[yí zhènɡ ]

    1.仪鸾司大使的别称。明初设仪鸾司,正职称大使,不久废,改置锦衣卫,因以代称锦衣卫长官。

一正词语接龙

  • 1、1.正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纯色。
  • 2、1. 指午餐或晚餐。
  • 3、1.指心﹑肝﹑脾﹑肺﹑肾。
  • 4、1.主册。与"副册"﹑"另册"相对。
  • 5、1. 胎儿足月后顺利产出。
  • 6、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 2.古代指塾师。
  • 7、1.符合一般规律和情况。
  • 8、1.科举考试中的正试场次。
  • 9、1.公文的正式抄本。
  • 10、1.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 2.谓治朝,视朝。
  • 11、1.正直之臣。
  • 12、1.犹正日。与邪辰﹑邪时相对。古以时辰占察来者之善恶。
  • 13、1.端正诚朴。
  • 14、1.大红。
  • 15、1.正式敕命。
  • 16、1.旧称正妻所生之子女。
  • 17、1.古代"历数"有所谓"百刻"法,众说不同。其一说是:把一日(十二时)定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百刻是六千分),这样,每个时辰为五百分,即八刻零二十分。这二十分平均分为两个微刻,前一个称"初初",后一个称"正初"。参阅明王逵《蠡海集.历数类》。
  • 18、1.谓授以正式官职。
  • 19、1.皇位的正式继承人。
  • 20、1.真正的处所。 2.正当的地方。
  • 21、1.正统的传授。
  • 22、1.端正言辞。 2.正式文辞。 3.正直﹑严正的言辞。
  • 23、1.语法术语。在名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短语中,某中心词所居的位次。同"偏次"相对。
  • 24、1.谓当面指摘缺点错误。

一正的相关查询

一正的意思解释、一正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