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iǎn yì  ]
  • ㄉ一ㄢˇ 一ˋ
  • MAW YR

典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经义。

引证解释

⒈  犹经义。

《后汉书·桓郁传》:“臣伏惟皇帝陛下,躬天然之姿,宜渐教学,而独对左右小臣,未闻典义。”
唐 韩愈 《上贾滑州书》:“伏惟閤下,昭融古之典义。”

典义(dian yi)同音词

  • 1、电椅[diàn yǐ ]

    装有电极的椅子式的刑具。

  • 2、颠颐[diān yí ]

    1.谓在上养在下者。《易.颐》:"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王弼注:"养下曰颠。拂﹐违也。经犹义也﹐丘所履之常也。处下体之中﹐无应于上﹐反而养初﹐居下不奉上而反养下﹐故曰颠颐拂经于丘也。"一说﹐颠﹐通"填"。谓以食物填于口中﹐犹言糊口。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卷二。

  • 3、颠逸[diān yì ]

    1.颠狂放逸。

  • 4、巅一[diān yī ]

    1.同一。

  • 5、典衣[diǎn yī ]

    1.典押衣服。 2.指饮酒。

  • 6、典仪[diǎn yí ]

    1.典礼仪式。

  • 7、典彝[diǎn yí ]

    1.常典﹐法度。

  • 8、典艺[diǎn yì ]

    1.经典。 2.指古昔相传的典籍和技艺。

  • 9、点易[diǎn yì ]

    1.涂改。

  • 10、点翳[diǎn yì ]

    1.污浊;阴影障蔽。

典义词语接龙

  • 1、1.汉魏时称胡羌等少数民族归附朝廷为"义从"。取归义从命之意。 2.称由胡羌丁壮组成的军队。 3.自愿从军者。 4.依附。
  • 2、1.旧时由私人或团体设置埋葬贫民的公共坟场。
  • 3、1.犹假帝。《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明杨慎《丹铅总录.史籍.义帝》:"项羽立楚王孙心为帝,以从民望。不曰楚帝,而曰义帝,犹义父义子之称。"明谢肇淛《文海披沙》:"项羽尊怀王为义帝,犹假帝也。"一说,众所尊戴者曰义,故称义帝。见宋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
  • 4、1.佛教语。犹真谛。
  • 5、殿1.佛教语。佛殿。
  • 6、1.旧指抗暴自卫的地方组织的兵丁。
  • 7、1.仪则法度。
  • 8、1.秉公断事。
  • 9、1.无血缘关系而收认为子者。 2.晩唐诸藩镇主帅,多养勇武善战者为义儿,至五代其风益烈。
  • 10、1.旧指合乎某种道义标准的法律。 2.义理法则。 3.桐城派古文家亦以称着文应遵循的准则。
  • 11、1.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 12、1.合乎道义的情分。 2.泛指一般的情分。
  • 13、对不合理或非正义的行动产生的愤慨:流氓行径激起大家的义愤。
  • 14、1.正义的气概和风范。
  • 15、1.坚守大义的人。 2.情专的男子。
  • 16、1.谓为非亲属的死者服孝。
  • 17、1.义理之府藏。常指《诗》《书》而言。
  • 18、1.非本生之父而拜认为父者。
  • 19、1.两晋南北朝时世族豪门的依附者。
  • 20、1.东汉时少数民族所纳的一种贡赋。
  • 21、1.严正的气节。
  • 22、竿1.犹义旗。
  • 23、1.犹义师。
  • 24、1、自愿参加的无报酬的公益性工作:学生们在居委会干部指导下从事~。2、从事义工的人:退休后他到福利院当起了~。

典义的相关查询

典义的意思解释、典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