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ōnɡ kǎo  ]
  • ㄊㄨㄥ ㄎㄠˇ
  • CEP FTG

通考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汇总考核古今典章制度依次叙述的书籍,常以通考名之。如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人徐乾学的《读礼通考》等。亦作《文献通考》的简称。

encyclopedia dealing with biographical notes;

引证解释

⒈  典志体史书的一种。以记载古今典章制度源流为主。如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清 徐乾学 《读礼通考》、 清 秦蕙田 《五礼通考》之类。唯《文献通考》常简称《通考》。

⒉  谓全面考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伯劳》:“今通考其得失:王 説已谬,不必致辩。”

国语辞典

⒈  《文献通考》的简称。参见「文献通考」条。

⒉  会通古今,依次叙述的书,多以通考为名。如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通考(tong kao)同音词

  • 1、同考[tónɡ kǎo ]

    1.指同考官。明清乡试﹑会试中协同主考﹑总裁阅卷的官员。因分房阅卷,故又称房官。清制,乡试自乾隆后从本省科甲出身的州县官中选任,会试由各部选送科甲出身﹑资望素著者,由皇帝简派,干嘉以后,例用翰林院编修﹑检讨及进士出身之实缺京曹官。

  • 2、统考[tǒnɡ kǎo ]

    在一定的范围内统一组织的入学招生考试、会考等:全市统考合格。

通考词语接龙

  • 1、1.刑讯穷竟。 2.刑讯致死。
  • 2、1.参证借鉴。
  • 3、①查考;研究:这问题很值得~。 ②讲究 ①:衣服只要穿着暖和就行,不必多去~。 ③精美:这本书的装潢很~。
  • 4、1.拷问。
  • 5、1.科考时必备的用具。
  • 6、考证。
  • 7、考试的卷子。
  • 8、1.急迫貌。
  • 9、1.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 10、1.科举时代考生用以盛文具﹑食物的提篮。
  • 11、1.考查阅览。
  • 12、1.考按确立。
  • 13、1.犹考选。
  • 14、考虑;思量:这件事我已经~过了,就照你的意思办吧。
  • 15、1.考订编排。 2.经考核后列入。
  • 16、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再答复你ㄧ你做这件事,有点儿欠~。
  • 17、1.拷打。
  • 18、1.考查论证。
  • 19、1.建成﹐落成。
  • 20、1.旧时指官吏的考绩期限已满。一考或数考为一任﹐故考满亦常为任满。
  • 21、1.父庙。
  • 22、1.谓牧事有成。
  • 23、1.亦作"考盘"。亦作"考盘"。 2.成德乐道。《诗·卫风·考盘》:"考盘在涧,硕人之宽。"毛传:"考,成;盘,乐。"陈奂传疏:"成乐者,谓成德乐道也。"《汉书·叙传下》:"窦后违意,考盘于代。"《考盘序》则言此诗为刺庄公"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故后即以喻隐居。晋陆云《逸民赋》:"鄙终南之辱节兮,韪伯阳之考盘。"《晋书·隐逸传·张忠》:"先生考盘山林,研精道素。"唐岑参《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诗:"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盘。"宋苏辙《次韵秦观见寄》:"考盘溪山间,自献耻干谒。"清姚鼐《获
  • 24、1.考试定等。常指铨选官吏。

通考的相关查询

通考的意思解释、通考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