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òu miǎn  ]
  • 一ㄡˋ ㄇ一ㄢˇ
  • PDEF QKQ

宥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赦免;宽恕。

引证解释

⒈  赦免;宽恕。

《北史·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
唐 元稹 《韦珩京兆府美原县令制》:“昔先王眚灾肆赦,则殊死已降,无不宥免。而受贿枉法者,独不在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嫗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嫗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祕,撮毛尽矣!’”

国语辞典

⒈  宽恕、赦免。

《北史·卷四三·郭祚传》:「十年之中,三经肆眚,赦前之罪,不问轻重,皆蒙宥免。」
《聊斋志异·卷六·江城》:「妪神色变异,女愈疑。谓妪曰:『明告所作,或可宥免;若犹有隐秘,撮毛尽矣!』」

宥免(you mian)同音词

  • 1、悠缅[yōu miǎn ]

    1.亦作"悠■"。 2.久远;遥远。

  • 2、优免[yōu miǎn ]

    1.准予豁免租赋﹑力役等,以示优待。

  • 3、黝面[yǒu miàn ]

    1.青黑色面庞。

  • 4、右面[yòu miàn ]

    1.右边。

  • 5、游眄[yóu miǎn ]

    1.流览;纵览。

宥免词语接龙

  • 1、1.宋代百姓纳钱代替劳役的一种制度。
  • 2、1.古代丧服。
  • 3、1.免征赋税。
  • 4、1.免于桎梏,不受刑罚。
  • 5、1.解除官职。
  • 6、①脱帽。古人表示谢罪:免冠引咎。 ②不带帽子:免冠照片。
  • 7、1.犹免遣。
  • 8、1.免除祸害。
  • 9、1.避免灾难。
  • 10、1.减轻或免除。
  • 11、1.宋承五代后唐制,举人获准不经解试(荐名于朝廷的地方考试),直接参加礼部试,称"免解"。
  • 12、1. 不必行礼(用于对方要给自己行礼时)。
  • 13、1.放心,不挂念。
  • 14、1.犹免绖。
  • 15、1.谓入场﹑乘车等不必购票。
  • 16、1.免除职务并遣送回乡。
  • 17、1.勉强。
  • 18、1.被释放遣送的囚犯。
  • 19、1.免除。
  • 20、1.避免,防止。
  • 21、1.分娩。
  • 22、1.免缴费用;不收费。
  • 23、1. 免除本应征收的(粮、税等)。
  • 24、1.撤销职务。

宥免的相关查询

宥免的意思解释、宥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