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nɡ zhì  ]
  • ㄉㄤˋ ㄓˋ
  • AIN FN

荡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涤净忧虑,恣逞情怀。

⒉  放纵之情。

⒊  动摇、涣散意志。

引证解释

⒈  谓涤净忧虑,恣逞情怀。

《楚辞·九章·思美人》:“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 江 夏 以娱忧。”
王逸 注:“涤我忧愁,弘佚豫也。”
三国 魏 曹植 《感婚赋》:“登清臺以荡志,伏高轩以游情。”
南朝 宋 谢灵运 《郡东山望溟海》诗:“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

⒉  放纵之情。

三国 魏 嵇康 《酒会》诗之四:“实惟龙化,荡志浩然。”
宋 苏轼 《和陶拟古》之四:“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
明 陈子龙 《白紵舞歌》:“流光逸艳心所倾,盛年荡志欢纵横。”

⒊  动摇、涣散意志。

唐 柳公绰 《大医箴》:“畋游恣乐,流情荡志。”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上:“﹝ 沉桂 ﹞綰时髻,被金翠,罗綺芬芳,争妍献媚,入其室者往往荡志迷魂也。”

国语辞典

⒈  排遣心志。

《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荡志(dang zhi)同音词

  • 1、当直[dānɡ zhí ]

    1.值班。 2.指仆人。 3.照顾。

  • 2、当值[dānɡ zhí ]

    也作“当直”。值班;当班:凤诏裁成当直归|今晚换人当值。

  • 3、当职[dānɡ zhí ]

    1.担任职务。 2.旧时职官的自称。 3.指主管职官。

  • 4、当制[dānɡ zhì ]

    1.谓值班起草制诰。

  • 5、挡跖[dǎnɡ zhí ]

    1.犹抨击。

  • 6、党植[dǎnɡ zhí ]

    1.结党。

  • 7、谠直[dǎnɡ zhí ]

    1.正直。亦指正直的人。

荡志词语接龙

  • 1、1.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 2、1.志向抱负。
  • 3、1.墓表﹐墓碑。
  • 4、1.志向节操。
  • 5、1.诚实;用情专一。
  • 6、1.志书。
  • 7、1.撰述传记一类文字。
  • 8、1.志气胆略。
  • 9、1.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识"。
  • 10、1.气度。
  • 11、1.志向和才分。
  • 12、1.节操。亦作"志?"。
  • 13、1.器识才具。
  • 14、1.志向操守。
  • 15、1.尊称南朝梁高僧宝志(一作"保志")。
  • 16、1.指动机与效果。
  • 17、1.谓笃信古道。语本《孔子家语.五仪》:"生今之世,志古之道。"
  • 18、1.记述怪异之事。古典小说的一类。盛于魏晋﹑南北朝。
  • 19、1.志趣好尚。
  • 20、1.犹谋略。
  • 21、1.犹隐晦。
  • 22、1.以诗文对惠赠物品表示感谢。
  • 23、1.心计;谋划。
  • 24、1.指史书中的志和记。

荡志的相关查询

荡志的意思解释、荡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