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ǐ jié  ]
  • ㄌ一ˇ ㄐ一ㄝˊ
  • GJ AB

理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政教有条理、节度。

引证解释

⒈  谓政教有条理、节度。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理节则不乱,胶结则不迁,是以昔之有天下者之所以长久也。”
李周翰 注:“理节,谓政教有条理、节度也。”

理节(li jie)同音词

  • 1、厘睫[lí jié ]

    1.良犬名。

  • 2、嫠节[lí jié ]

    1.指寡妇的名节。

  • 3、吏节[lì jié ]

    1.官吏的节操。

  • 4、礼接[lǐ jiē ]

    1.礼遇;以礼接待。

  • 5、礼节[lǐ jié ]

    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如鞠躬、握手、献花圈、献哈达、鸣礼炮等。

  • 6、李诫[lǐ jiè ]

    北宋建筑家。字明仲,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曾任主管营缮的将作少监、将作监等职。主持过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等建筑工程。著有《营造法式》(三十四卷),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7、力竭[lì jié ]

    1.气力用尽。

  • 8、力戒[lì jiè ]

    极力防止:~骄傲 ㄧ~急躁 。

  • 9、理结[lǐ jié ]

    1.犹抚弄。

  • 10、理解[lí jiě ]

    懂;了解:互相~ㄧ加深~ㄧ你的意思我完全 ~。

理节词语接龙

  • 1、〈书〉抑制哀痛,不使过分(多用于劝慰死者家属)。
  • 2、1.谓有操守而又仁爱。
  • 3、1.竹子和树木的主干砍去枝节后留下的疤痕。 2.喻指事情遇到阻难。
  • 4、书籍经过删节的版本。
  • 5、1.指乐曲的节奏变化。 2.指节令变化﹐时光流逝。参见"节变岁移"。
  • 6、1.俭约﹐不尚丰厚。
  • 7、1.节约财用。
  • 8、〈书〉气节操守。
  • 9、1.树木上歧出的节。
  • 10、1.宋代节度使﹑观察使的合称。
  • 11、1.犹节录。
  • 12、1.指帝王在节日赏赐的钱钞。
  • 13、1.储敛﹐蓄积。
  • 14、1.玺节与传言。
  • 15、1.在清明等节日致祭。
  • 16、1.逐次;逐一。 2.程序;次序。
  • 17、1.指骨节之间津液聚凑之处。
  • 18、1.节度分划。
  • 19、1.树木根节盘错。喻事情复杂。
  • 20、1.元旦节日。
  • 21、1.指官员出行前导的仪仗队。
  • 22、电路中联接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点。
  • 23、1.节拍和音调。
  • 24、1.谓如肢体骨节一般彼此配合行动。

理节的相关查询

理节的意思解释、理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