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ínɡ mínɡ  ]
  • ㄌ一ㄥˊ ㄇ一ㄥˊ
  • VO JE

灵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太阳的御者羲和。

⒉  神灵,神明。

⒊  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

⒋  通灵明敏。

⒌  聪明,智慧。

⒍  指精神。

引证解释

⒈  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

⒉  神灵,神明。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⒊  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宋 苏辙 《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遥碧落。”

⒋  通灵明敏。

明 王守仁 《<大学>问》:“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
明 张居正 《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但此中灵明,虽缘涉事而见,不因涉事而有……知此心之妙,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者,初非由于外得矣!”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先儒以灵明知觉为心,盖本之乾知。”

⒌  聪明,智慧。

晋 王珣 《歌太宗简文皇帝》诗:“灵明若神,周淡如渊。”
清 黄宗羲 《姜友棠诗序》:“顾今之为诗者,才入雅道,便涉艺门……纷紜胶臈,自錮其灵明。”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老辈之灵明,蔽翳於经验。”

⒍  指精神。

廖仲恺 《留诀内子》诗:“我身虽去灵明在,胜似屠门握杀刀。”

灵明(ling ming)同音词

  • 1、令名[lìnɡ mínɡ ]

    1.美好的声誉。 2.美好的名称。

  • 2、灵命[línɡ mìnɡ ]

    1.上天或神灵的意志。 2.犹天命。借指帝位。 3.生灵﹐生命。

  • 3、领命[lǐnɡ mìnɡ ]

    1.接受命令。

灵明词语接龙

  • 1、1.贤明的君主。
  • 2、1.清亮婉转。
  • 3、1.亦作"明糚"。 2.明丽的妆饰。
  • 4、1.见"明妆"。
  • 5、1.明确的准则﹑规矩。
  • 6、1.祭祀用的清酒。
  • 7、1.鲜明显着。 2.宣扬。 3.明白着录。
  • 8、姿1.明艳的姿态。
  • 9、1.亦称"明齍"。亦称"明齐"。 2.古代祭祀所用的谷物。
  • 10、1.见"明粢"。
  • 11、1.松明。
  • 12、1.唐代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主要考试关于书学的知识。参见"明法"。
  • 13、1.使法令严明。 2.明确的法令。 3.通晓法令。 4.明显的规律。 5.汉﹑唐﹑宋各代察举人才及科举取士的科目名称。汉建元初令郡察人材,设四科,其三曰明习法令,为明法的开始。唐宋科举都有明法科。主要考试关于法令的知识。
  • 14、“硫酸铝钾”的俗称。见“硫酸铝钾”(1000页)。
  • 15、1.光辉的典范。
  • 16、1.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
  • 17、1.明确职分。 2.明确的本分。
  • 18、1.鲜艳的服饰。
  • 19、1.见"明辅"。
  • 20、1.犹言大府﹑官府。 2.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又称明府君。 3.汉亦有以"明府"称县令,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4.犹言证明人。
  • 21、1.贤明的辅弼。 2.亦作"明甫"。证人。
  • 22、1.明智干练。
  • 23、1.竹的别称。
  • 24、1.明白告知。《楚辞.九章.怀沙》:"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洪兴祖补注:"告﹐语也……故以此明白告诸君子。"一说﹐当读为"明皓"﹐光明磊落。见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灵明的相关查询

灵明的意思解释、灵明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