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uāi yì  ]
  • ㄍㄨㄞ 一ˋ
  • TFU NA

乖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不近情理的怪事。

大王为此人谗言,背妻弃子,乱行乖异。——元·佚名《武王伐纣平话》

strange thing;

引证解释

⒈  不一致;背离。

《史记·三代世表》:“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
宋 梅尧臣 《述酿赋》:“君臣乖异,法不施矣。”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前所遣者,疑其乖异;后所遣者,又安知其能尽腹心邪!”

⒉  反常。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九:“宣和 间,执政 邓子常 家有一女子絶色,然其理性乖异,多独处,寡笑言。”
清 朱琦 《续苏明允谏论》:“又其是非乖异,闇主乱朝,乃至迁其刑於諫,迁其赏於不諫。”

⒊  指暴戾。

郭沫若 《祭李闻》:“誓当毁独裁而民主,代乖异以慈祥,化干戈为玉帛,作和平之桥梁。”

国语辞典

⒈  特异反常。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

乖异(guai yi)同音词

  • 1、乖宜[ɡuāi yí ]

    1.失当。

  • 2、乖疑[ɡuāi yí ]

    1.错误和疑难。 2.隔阂与怀疑。

  • 3、乖易[ɡuāi yì ]

    1.违背,改变。

  • 4、怪疑[ɡuài yí ]

    1.骇异。 2.惊异疑惑。

  • 5、怪异[ɡuài yì ]

    ①奇异:行为~丨~的声音引起了我的警觉。 ②奇异反常的现象:~丛生。

乖异词语接龙

  • 1、1.外宾;外客。 2.作客他乡的人。 3.形状古怪的客人。
  • 2、1.亦作"异口"。同"异口同声"。 2.不同的说法。 3.犹众口。参见"异口同声"。
  • 3、1.亦作"异类"。 2.不同种类。 3.指不同种类的事物。 4.指禽兽神鬼之类。 5.旧时称外族。
  • 4、1.亦作"异流"。 2.水分开流动。比喻不相来往。 3.分成不同流派。亦指不同流派。 4.异教流辈。指道人﹑方士等。
  • 5、1.不寻常的思虑。 2.犹三心二意。
  • 6、1.亦作"异略"。 2.超常的谋略。 3.犹他图。
  • 7、1.指贤能出众。 2.指贤能出众的人。 3.不同类;不一样。
  • 8、1.不同的任务或要求。
  • 9、1.珍奇的东西。 2.特指稀有的美食。 3.不同之事;其他事物。 4.指其他事因。 5.怪物。指妖魔鬼怪之类。 6.指已死的人。 7.特指人死后遗体。 8.指人类以外的生物。
  • 10、1.指异地,外地。
  • 11、1.亦作"异邦"。 2.外国。
  • 12、1.措施或防备不同。
  • 13、1.不同的版本。 2.珍本。
  • 14、便1.犹分别。便,通"辨"。
  • 15、1.谓变化不同。 2.奇妙的变化。 3.灾异变故。
  • 16、1.不同的标志。 2.奇特的外貌。
  • 17、1.不同,区别。
  • 18、1.非凡的天资。
  • 19、1.不同派别或门类。 2.佛教语。谓宗派不同。
  • 20、1.亦作"异才"。 2.特出的才能。 3.指有特出才能的人。
  • 21、1.亦作"异材"。 2.有特殊用途的木料或材料。 3.特出才能。 4.指有特出才能的人。
  • 22、1.分开财产。多指分家。 2.分外的财物。
  • 23、1.亦作"异彩"。亦作"异彩"。 2.不同的色彩。 3.指不同色彩的织物。 4.不寻常的文采。 5.异常鲜艳的色彩。 6.比喻突出的成就。
  • 24、1.亦作"异彩"。 2.见"异采"。

乖异的相关查询

乖异的意思解释、乖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