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ǎn yā  ]
  • ㄅㄢˇ 一ㄚ
  • SRC LQG
  • 名词

板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将鸭子去毛洗净后加以盐渍、压制并风干而制成的一种食品。

pressed salted duck;

引证解释

⒈  盐渍压扁后再风干的鸭子。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如今买一隻板鸭和几斤肉,再买一尾鱼来,託 王羽秋 老爹来收拾,做个四样纔好。”
张天翼 《皮带》:“五哥,你说咸板鸭好还是烧鸭子好?”

国语辞典

⒈  一种咸鸭。将鸭子破肚撑开,盐渍后压成板状风干,以南京板鸭最有名。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如今买一只板鸭和几斤肉,再买一尾鱼来,托王羽秋老爹来收拾,做个四样才好。」

英语翻译

pressed (dried)​ salted duck

德语翻译

canard salé-séché

板鸭(ban ya)同音词

  • 1、半亚[bàn yà ]

    1.半掩。

  • 2、班迓[bān yà ]

    1.列班迎接。

  • 3、板牙[bǎn yá ]

    ①〈方〉门牙。 ②〈方〉臼齿。 ③切削外螺纹的刀具。

板鸭词语接龙

  • 1、1.食品名。
  • 2、1.即鸭跖草。
  • 3、1.刚孵出的幼鸭。
  • 4、1.鸭子产的卵。 2.比喻零。谓没有成绩。数目零,记作"○",状如鸭蛋,故有此喻。
  • 5、1.鸭蛋。
  • 6、1.切成小块的鸭肉。
  • 7、1.小鸭。 2.詈词。犹言乌龟王八。
  • 8、1.即鸭臛。
  • 9、1.孵出不久的小鸭。身上有淡黄色的氄毛,故称。
  • 10、1.亦作"鸭"。 2.鸭肉羹。
  • 11、1.银杏树的别名。树叶似鸭掌状,故称。 2.指银杏的果实。 3.即鸭脚葵。
  • 12、1. 梨的一个品种,果实长椭圆形,皮薄而光滑,淡黄色,有棕色斑点,味甜,果肉脆,多汁。
  • 13、1.见"鸭炉"。
  • 14、1.亦作"鸭垆"。 2.古代熏炉名。形制多作鸭状,故名。
  • 15、1.见"鸭緑"。
  • 16、1.亦作"鸭渌"。指鸭绿江。 2.喻水色如鸭头浓绿。
  • 17、1.鸭蛋。
  • 18、1.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良牧草。茎直立,叶子扁平,花小,绿色或略带紫色,种子黄褐色。
  • 19、1. 孵出不久的小鸭。
  • 20、1.指清康熙年间台湾农民起义领袖朱一贵。朱原为福建长泰人。明亡后迁居台湾。以养鸭为业。因知府王珍贪污残暴,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夏率众起义﹐曾占领全台。 2.指鸭母船。参见"鸭母船"。
  • 21、1. 以饲养鸭子为业或作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农民。
  • 22、1.加工过的氄毛,有很强的保温能力。可用以填塞枕头或作棉袄﹑被褥的内胎等。
  • 23、1.一种小船。
  • 24、1.鸭的舌头。可作菜肴。 2.指鸭舌帽前部突出的月牙形帽檐。 3.指鸭舌草。

板鸭的相关查询

板鸭的意思解释、板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