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旗名。绘月于旗上,故名。
⒈ 旗名。绘月于旗上,故名。参见“月章”。
引唐 陆龟蒙 《开元杂题·照夜白》诗:“雪虯轻骏步如飞,一练腾光透月旗。”《宋史·仪卫志三》:“太祖 又詔别造大黄龙负图旗一,大神旗六,日旗一,月旗一。”《元史·舆服志二》:“月旗,青质,赤火焰脚,绘月于上,奉以云气。”《清通考·王礼二十》:“月旗:蓝缎为之,斜幅不加缘,中绣月,内为顾兔,尺寸如青龙旗,杆如驍骑纛之制。”
1.能发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
1.月的精气。借指月光。 2.对阴历每月二气的统称。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每月配有二气﹐前者叫节气﹐后者叫中气。
1.本指由内附越人组成的骑兵。 2.泛指能骑善射劲勇过人的骑兵。
1.越军的旗纛。 2.泛指军旗。
1.犹清香。
1.指越窑所产的青瓷器。因臣下不得用之,又有秘色磁器之称。
1.约定日期。 2.约定的日期。
1.契约;券契。 2.订约。 3.引申为约集。
月旗的意思解释、月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