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uǎn zhì  ]
  • ㄎㄨㄢˇ ㄓˋ
  • FFI FN

款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欵志”。

⒉  诚恳的意愿。

⒊  同“款识”。

引证解释

⒈  同“款识”。参见“款识”。亦作“欵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长安 故宫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形如垂肺,亦有款誌,但漫剥不可读。”

⒉  诚恳的意愿。

南朝 宋 谢庄 《与江夏王义恭笺》:“前以圣道初开,未遑引退;及此诸夏事寧,方陈微请。款志未伸,仍荷今授。”
南朝 梁 沉约 《封三舍人诏》:“内参帷幄,外济师旅。忠规款志,义感朕心。”

⒊  同“款识”。参见“款识”。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唐肺石》:“长安 故宫闕前,有 唐 肺石尚在……形如人肺,亦有欵志,但漫剥不可读。”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丰润县》:“丰润县 治内有古鼎一……足上为牛首,下为牛蹏,款志甚古。”

款志(kuan zhi)同音词

  • 1、款至[kuǎn zhì ]

    1.真诚恳切。

  • 2、款制[kuǎn zhì ]

    1.式样。

  • 3、款致[kuǎn zhì ]

    1.犹款式。

  • 4、款识[kuǎn zhì ]

    ①钟、鼎等器物上所刻的文字。 ②书信、书画上面的落款。

  • 5、款识[kuǎn zhì ]

    古代钟鼎之类金属礼器、乐器上铸刻的文字。《汉书·郊祀志》:“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颜师古注:“款,刻也;识,记也。”方以智《通雅·器用》又举三说:一称款为凹字,识为凸字;一称款在外,识在内;一称款为花纹,识为篆刻。

  • 6、宽制[kuān zhì ]

    1.放宽法制。

款志词语接龙

  • 1、1.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 2、1.志向抱负。
  • 3、1.墓表﹐墓碑。
  • 4、1.志向节操。
  • 5、1.诚实;用情专一。
  • 6、1.志书。
  • 7、1.撰述传记一类文字。
  • 8、1.志气胆略。
  • 9、1.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识"。
  • 10、1.气度。
  • 11、1.志向和才分。
  • 12、1.节操。亦作"志?"。
  • 13、1.器识才具。
  • 14、1.志向操守。
  • 15、1.尊称南朝梁高僧宝志(一作"保志")。
  • 16、1.指动机与效果。
  • 17、1.谓笃信古道。语本《孔子家语.五仪》:"生今之世,志古之道。"
  • 18、1.记述怪异之事。古典小说的一类。盛于魏晋﹑南北朝。
  • 19、1.志趣好尚。
  • 20、1.犹谋略。
  • 21、1.犹隐晦。
  • 22、1.以诗文对惠赠物品表示感谢。
  • 23、1.心计;谋划。
  • 24、1.指史书中的志和记。

款志的相关查询

款志的意思解释、款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