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āo liánɡ  ]
  • ㄓㄠ ㄌ一ㄤˊ
  • RVK UYIY

招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招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招凉”。

⒉  招致凉气;避暑。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昭王 常怀此珠,当隆暑之月,体自轻凉,号曰‘销暑招凉之珠’也。”
宋 陶穀 《清异录·木》:“崔凤 蹉跎失志。 洛南 天庆观 颇幽雅,常陪友生夏月招凉于古槐下。”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话》:“﹝ 张诗舲 ﹞又题 风洞山 云:‘ 灕江 水緑招凉去,常侍诗清赏雨来。’”
庞树柏 《病鹤避暑小云栖寺挐舟访之留赠》诗:“大火流金苦久晴,招凉地僻有谁争!”

⒊  着凉;受凉。见“招凉”。

鲁迅 《书信集·致邵文熔》:“上月中旬又因不慎招凉,终至大病。”

国语辞典

⒈  招来凉风。

《仪礼·既夕礼》:「燕器、杖、笠、翣」句下唐·贾公彦·疏:「杖者所以扶身,笠者所以御暑,翣者所以招凉,而在燕居用之。」

⒉  招受凉气而发烧、感冒。也作「著凉」。

如:「外头风大,小心招凉了!」

招凉(zhao liang)同音词

  • 1、昭亮[zhāo liànɡ ]

    1.明亮。

  • 2、照亮[zhào liànɡ ]

    1.明鉴;洞察。

  • 3、照量[zhào liànɡ ]

    1.方言。较量;比试。 2.方言。试试;尝试。

  • 4、着凉[zháo liánɡ ]

    1.见"着凉"。

招凉词语接龙

  • 1、1.凉热。指冷暖;寒暑。
  • 2、1.秋月。 2.七月的异名。
  • 3、1.阴凉的云。
  • 4、1.破房子。
  • 5、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唐开元中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2.唐代软舞曲名。
  • 6、1.指秋天的景色。
  • 7、①清凉爽快:下了一阵雨,天气~多了。 ②使身体清凉爽快:坐下~~再接着干ㄧ到树阴下~一下。
  • 8、1.谓凉风旷荡。
  • 9、1.亦作"凉冷"。 2.寒冷。 3.清凉。
  • 10、1.寂寞冷落貌。 2.微寒貌。 3.纳凉。
  • 11、1.衰落。
  • 12、夏天戴的遮挡阳光的帽子。
  • 13、1.谓德薄才庸。
  • 14、1. 一种凉着吃的面条,煮熟后捞出,拿冷水冲,用油拌匀,吃时另加作料。
  • 15、1.才能微薄。
  • 16、夏天搭起来遮蔽太阳的棚◇手搭~(把手掌平放在额前)往前看。
  • 17、1.犹凉棚。 2.指远望时平遮在额前的手掌。 3.搭有凉篷的游船。
  • 18、1.亦作"凉气"。 2.寒气;清凉之气。
  • 19、1.清凉。
  • 20、1.寒暑;冷暖。
  • 21、1.亦作"凉伞"。 2.用以遮蔽阳光的伞。
  • 22、1.秋天的飞沙。
  • 23、1.南宋士大夫的白色便服。绍兴末,诏用朱熹言,罢紫衫,以凉衫视事。至干道初年,礼部侍郎王曮又以凉衫纯素,似凶服,奏请除乘马道途许服外,馀不得服。自后凉衫只用为凶服。
  • 24、1.取凉用的扇子。

招凉的相关查询

招凉的意思解释、招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