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ǔ bù  ]
  • ㄑㄨˇ ㄅㄨˋ
  • MA UKB

曲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歌馆或妓院的代称。参见:曲部。

引证解释

⒈  曲部: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韦公 惊叹久之,遂礼 云封 於曲部。”

⒉  歌馆或妓院的代称。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潮嘉 曲部中,半皆蜑户女郎。”

⒊  麴部:亦作“麯部”。指号称曲部尚书的 李琎。参见“麴部尚书”。

清 钱谦益 《王二溟布政谢事家居八十如少壮听歌度曲累夕不倦奉赠》诗之一:“小建纛旗临麴部,平分旌节领骚坛。”
清 陈维崧 《无闷·益都冯相国夫子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词:“麯部休嘲户小也,浮白卷波如渴驥。”
清 曹寅 《雨中李使君饷浙东薏苡酒戏成》诗之二:“麯部譸张乱典型,拟教 甘 石 换茶星。”

曲部(qu bu)同音词

  • 1、曲簿[qū bù ]

    1.蚕箔。饲蚕的器具。用萑苇或细竹编织而成。也称"薄曲"。

  • 2、觑步[qù bù ]

    1.亦作"觑步"。 2.侦察窥探。

  • 3、趣步[qù bù ]

    1.快走和慢行。

  • 4、趋步[qū bù ]

    1.亦作"趍步"。 2.举步;行走。 3.追随;仿效。

曲部词语接龙

  • 1、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联合而成的集体:原始部落|部落首领。
  • 2、1.组成某一整体的部分或单位。
  • 3、日本大化改新前的社会阶层。大部分是被征服的氏族部落成员或外来移民。被编为不同的“部”,从事不同的专门职业,如耕地、织锦、制革、制陶等。地位近似奴隶,无人身自由。有的直属皇室,有的由豪族贵族支配,可以转让。公元7世纪大化改新后部民制被废除。
  • 4、1.部下的头目。
  • 5、1.分别判处。
  • 6、1.吏部发给官吏到任的文凭。
  • 7、1.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候一人。 2.借指军队。 3.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 4.部属;部下。
  • 8、1.各部职官出缺名额。
  • 9、1.辖境内的居民。 2.犹部下。
  • 10、使1.指御使。封建王朝的御使一般由中央各部郎官充任,故名。
  • 11、1.所属的事情。
  • 12、1.旧时指礼部举办的考试。
  • 13、1.谓掌闭城门,负责守卫。
  • 14、字典等辞书为便于查检,根据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所作的分类。如“松”、“树”、“杨”、“样”等字中的“木”就是部首。
  • 15、安排;配置:部署兵力|战斗部署|战略部署。
  • 16、1.指押送囚犯﹑官物﹑畜产等。
  • 17、1.部署搜索罪人。
  • 18、1.清代各部尚书﹑侍郎之称。各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衔者,也称部堂。
  • 19、1.清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
  • 20、1.清代称部颁的执照。
  • 21、1.官署发给盐商的运盐执照。又称引票。
  • 22、1.宋代伶官乐师﹑教坊属下各部的头领。 2.指一部书或一部丛书的篇幅卷帙。
  • 23、1. 中央政府的各部和各委员会。
  • 24、1.面目或人体某部分的位置。 2.事物整体中部分的位置。 3.行列,次序。

曲部的相关查询

曲部的意思解释、曲部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