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ī lì jiān  ]
  • ㄆ一 ㄌ一ˋ ㄐ一ㄢ
  • FNK FDE ID

霹雳尖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即霹雳斧。

引证解释

⒈  即霹雳斧。参见“霹靂斧”。

《太平御览》卷七九七引《玄中记》:“玉门 之西南, 羗 之东,有一国,五六百户,无他事役。国中有山,山上有祠庙。国人每岁出石尖数千枚,输于庙中,名霹靂尖,以给霹靂所用,从春雷出,而尖日减,至秋尖尽。”

国语辞典

⒈  石头名。

《太平御览·卷七九七·四夷部·石尖》:「玄中记曰:『玉门之西南,羌之东,有一国,五六百户,无他事役。国中有山,山上有祠庙。国人每岁出石尖数千枚,输于庙中,名「霹雳尖」,以给霹雳所用。从春雷出而尖日减,至秋尖尽。』」

霹雳尖词语接龙

  • 1、1. 形成心脏瓣膜的许多褶皱或瓣片之一。
  • 2、1.尖头自来水笔,铁笔型自来水笔。2.用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一头尖、一头钝而光滑并稍大,用以抹平蜡面从而擦去所写的字。
  • 3、①行军时派出的担任警戒任务的分队:~班。 ②比喻工作上走在前面开创道路的人:我们是地质战线上的~。
  • 4、1.尖巧轻薄。 2.犹刻薄。
  • 5、1."尖"﹑"叉"均旧诗中之险韵﹐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其一末韵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韵为"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造语自然﹐无趁韵之弊。其弟辙与王安石步原韵所和诗及苏再用前韵所作诗﹐其造语押韵亦复自然。世因以"尖叉"为险韵之代称。
  • 6、1.方言。即尖担﹐一种挑柴用的两头尖的长棍。
  • 7、1.形容声音尖细清脆。
  • 8、1.挑柴用的长棍﹐竹木制成﹐两端尖﹐可插入柴束内﹐故称。
  • 9、比喻作战时最先插入敌人阵地的:~连ㄧ~组ㄧ~部队。
  • 10、顶端;顶点。
  • 11、①尖锐的末梢;顶点。 ②发展水平最高的(科学技术等):~科学 ㄧ~技术ㄧ~产品。
  • 12、1.指物体细小锐利的前端。 2.指特出的人或物。 3.戏曲中指忽然高亢的唱腔。
  • 13、1.刺人的寒风。
  • 14、1. 带尖顶的山或丘陵。
  • 15、1.指毛笔字的起笔露锋而呈棱角。
  • 16、1.每边都由起拱点上升到中间顶尖的拱。2.亦称“哥特式拱”,拱的顶端呈尖端态。
  • 17、1.毛笔。
  • 18、1.犹奸滑。
  • 19、1.末端细小尖锐貌。 2.方言。犹狠狠。
  • 20、1. 突然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声。如:她看见老鼠时突然尖叫起来。
  • 21、尖酸刻薄:语言~ㄧ他为人~。
  • 22、1.指言辞尖刻锋利。
  • 23、1.犹言冷得刺骨。
  • 24、形容声音高而刺耳:哨声~ㄧ寒风~地呼啸着。

霹雳尖的相关查询

霹雳尖的意思解释、霹雳尖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