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ú rǎn  ]
  • ㄨˊ ㄖㄢˇ
  • FQ IVS

无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佛教语。谓性本洁净,无沾污垢。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性本洁净,无沾污垢。

晋 道安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智也。”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引:“以为尽妙理者莫如法门,变凡夫者莫如佛土,悟无染者莫如散花。”
唐 张祜 《题赠志凝上人》诗:“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

无染(wu ran)同音词

  • 1、膴然[wǔ rán ]

    1.犹欣然。

  • 2、污染[wū rǎn ]

    ①沾染上肮脏的东西:小心,别让油漆污染衣服|惟恐翰墨污染之。 ②指废气、废水和废料等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河流污染。 ③感染;传染:水土毒气,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污染。

  • 3、无然[wú rán ]

    1.无是,不正确。 2.不要这样。 3.不是这样。

  • 4、洿染[wū rǎn ]

    1.污染,传染。

  • 5、诬染[wū rǎn ]

    1.捏造事实攀引他人入罪﹔诬陷。

  • 6、怃然[wǔ rán ]

    1.怅然失意貌。 2.惊愕貌。

  • 7、兀然[wū rán ]

    1.突兀的样子。如:兀然耸立。2.兀的,忽然。如:兀然失笑起来。3.昏然无知的样子。如:兀然躺下。4.依旧。如:多年未通音信,他兀然住在那个小山村。

  • 8、勿然[wù rán ]

    1.不要这样。 2.方言。犹不然。转折连词。

  • 9、寤然[wù rán ]

    1.醒悟貌。

无染词语接龙

  • 1、1.染色的事务。
  • 2、1.插手,参与。
  • 3、1.古代掌管染事的官署。
  • 4、1.形容变白。
  • 5、1.将丝染色。喻受人熏陶感化。
  • 6、1.指着过色的生绢。
  • 7、1.用牲畜血﹑桐油﹑树脂﹑化学药剂等浸染渔网。处理后的网衣具有一定的抗腐性能﹑颜色和硬度等,可延长使用期限,并能提高捕获量。
  • 8、1.见"染污"。
  • 9、1.指印染的织物。
  • 10、1.冉溪的别名。柳宗元改为愚溪。在湖南零陵县西南。
  • 11、1.习染。 2.熏染而成的风气。
  • 12、1.染五色。
  • 13、1.谓润色删改。 2.指服缁衣﹑削发,出家为僧。
  • 14、1.渲染描绘。
  • 15、1.中国画技法的名称。用水墨或淡彩烘染画面。
  • 16、1.沾染香气。
  • 17、1.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 18、1.涂漆彩绘之车。
  • 19、1.将羽毛染彩。古代用以饰旌旗及王后之车。
  • 20、1.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以享诸大夫,其子子公欲食,不与,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去。事见《左传·宣公四年》。后因以"染鼋"喻指非分的奢望。
  • 21、1.古代宫内掌染事的官署。
  • 22、1.染过色的帛。
  • 23、1.谓印刷。
  • 24、《左传·宣公四年》载:郑灵公请大家吃甲鱼,却故意不给宋子公吃。宋子公就用手指伸到锅里蘸点汤尝尝味。后用“染指”比喻分得不该得到的利益。

无染的相关查询

无染的意思解释、无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