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āi cè  ]
  • ㄞ ㄘㄜˋ
  • YEU MM

哀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引证解释

⒈  同“哀策”。君主时代,帝后崩逝,颂扬其功德的文字,多用韵语写成。

《唐·杨烱·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孝敬崩,诏公为哀册。”

国语辞典

⒈  君主时代,帝后崩逝,颂扬其功德的文字,多用韵语写成。

唐·杨烱〈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孝敬崩,诏公为哀册。」

哀册(ai ce)同音词

  • 1、哀恻[āi cè ]

    1.悲伤怜悯。

  • 2、哀策[āi cè ]

    1.亦作"哀册"。 2.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哀册词语接龙

  • 1、1.以册书授官。
  • 2、1.册书和宝玺。
  • 3、1.犹册拜。
  • 4、1.对答皇帝书于诏册的政事﹑经义等设问。
  • 5、1.古代帝王以封爵授给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藩国等。
  • 6、古代帝王藏书的地方:册府载籍极博。
  • 7、1.叙功封赐。
  • 8、1.内藏册书的匣子。
  • 9、1.名册。 2.记事记帐的簿册。 3.泛指书本﹑书籍。
  • 10、1.下诏赐给祭礼。
  • 11、1.册立﹑册封的礼仪。
  • 12、1.指日记本。
  • 13、1.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 2.借指正式确立名分。 3.犹任命。 4.支撑着站立。
  • 14、1.谓发布诏书,将大臣免职。
  • 15、1.谓留名于史册。
  • 16、1.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 2.指册立或册封之事。
  • 17、1.皇帝下诏书赐予谥号。
  • 18、1.唐制,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当面册封,称"册授"。
  • 19、1.史册,史籍。 2.册命之书,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等事的诏书。 3.指一般诏书。 4.明清时向官府承包若干户钱粮的税吏。
  • 20、1.皇帝下诏赠给死者衣被,以示慰念。亦指皇帝赠给死者的衣被。
  • 21、1.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
  • 22、1.册宝。
  • 23、1.盛放册命的盒子。
  • 24、1.叙功封赐。

哀册的相关查询

哀册的意思解释、哀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