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ī huǎn  ]
  • 一 ㄏㄨㄢˇ
  • ATD XEGC

医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春秋时秦国良医。

⒉  泛指良医。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秦国 良医。 《左传·成公十年》:“公( 晋侯 )疾病,求医於 秦。

秦伯 使 医缓 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⒉  泛指良医。

唐 温庭筠 《上杜舍人启》:“陋容须托於媒扬,沉痼宜蠲於 医缓。”
元 刘詵 《霰雪和彭经历琦初》之一:“坐悯民瘼深,谁与觅 医缓。”

医缓(yi huan)同音词

  • 1、移换[yí huàn ]

    1.移动﹐变换。

  • 2、译换[yì huàn ]

    1.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的语词去替换。

  • 3、漪涣[yī huàn ]

    1.指粼粼波光。

  • 4、贻患[yí huàn ]

    1.留下祸患;使受害。

  • 5、遗患[yí huàn ]

    1.留下祸患,使人受害。

  • 6、易换[yì huàn ]

    1.交换;更换。

医缓词语接龙

  • 1、1.谓延迟报聘。聘,指诸侯之间的互相访问。
  • 2、1.犹徐步。慢行。
  • 3、使冲突缓和:~地带 ㄧ~作用。
  • 4、1.宽束衣带。形容悠闲自在,从容不迫。 2.犹解带。
  • 5、1.缓慢松懈;拖延怠忽。
  • 6、1. [岩石] 缓慢移动、上升、下降或滑动。
  • 7、1.松弛下垂。
  • 8、1.垂耳。 2.古地名。即儋耳。
  • 9、1.宽大舒适的官服。与戎装等紧身衣服相对而言。
  • 10、1.见"缓声歌"。 2.指音调柔缓之歌。详"缓歌慢舞"。
  • 11、①(局势、气氛等)变和缓:紧张的心情慢慢~下来了。 ②使和缓:~空气ㄧ~紧张局势。
  • 12、慢慢,不快:缓缓移动|缓缓流淌|金风缓缓吹|游女长歌缓缓归。
  • 13、1.犹文火。
  • 14、①和缓和急迫:分别轻重~。 ②急迫的事;困难的事:~相助。
  • 15、〈书〉为人求情。
  • 16、1.缓慢的银箭。古时用银箭刻漏记时。 2.去势微弱之箭。
  • 17、1. 逐渐降低(拱形物或拱顶的支架),以使拱形物或拱顶安全达到最终平衡安放状态。
  • 18、①剧烈、紧张的程度有所减轻;缓和:病情~ㄧ展宽马路后,交通阻塞现象有了~。 ②使缓解:~市内交通拥挤状况。
  • 19、1. 使更加柔和、缓和或缓慢。如:他在路边歇了一下,好缓一缓劲儿。
  • 20、1.对死刑犯人暂缓处决。清制,各省死罪人犯,每岁审拟,分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诸项,报部。至秋审时由刑部会同九卿详核分拟,请旨裁决。见《清史稿.刑法志三》。
  • 21、1.延缓进军。
  • 22、1.缓慢;和缓。
  • 23、1.缓慢迟钝。
  • 24、1.中医脉象。弛缓松懈之脉。常见于湿邪及脾胃虚弱等症。 2.中医脉象。和缓均匀之脉。此为平人之脉。

医缓的相关查询

医缓的意思解释、医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