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ánɡ shí  ]
  • ㄊㄤˊ ㄕˊ
  • IPKF WYV

堂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唐时政事堂的公膳。据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载,每朝会罢,宰相百僚会食都堂,故名。泛指公署膳食。

引证解释

⒈  唐 时政事堂的公膳。据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载,每朝会罢,宰相百僚会食都堂,故名。

《新五代史·汉臣传·苏逢吉》:“逢吉 已贵,益为豪侈,谓中书堂食为不可食,乃命家厨进羞,日极珍善。”

⒉  泛指公署膳食。参见“堂餐”、“堂饌”。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为官的吃堂食,饮御酒,多少快活。”
清 钱谦益 《寄答广东孙方伯恭甫》诗:“清斋荔子充堂食,长日蕉阴转印牀。”

国语辞典

⒈  公家为宰相所准备的饍食。后指做官的意思。元·关汉卿。

《新五代史·卷三〇·汉臣传·苏逢吉传》:「逢吉已贵,益为豪侈,谓中书堂食为不可食。」
《蝴蝶梦·第三折》:「叫化的些残汤剩饭那里有重罗面,你不想堂食玉酒琼林宴。」

堂食(tang shi)同音词

  • 1、唐室[tánɡ shì ]

    1. 唐王室,唐王朝。如:唐室固以微矣。——宋·苏轼《教战守》。

  • 2、堂事[tánɡ shì ]

    1.谓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 2.审理案件之事。因在公堂上举行,故名。

  • 3、堂试[tánɡ shì ]

    1.科举制称府(州)学考试。

  • 4、堂室[tánɡ shì ]

    1.厅堂和内室。 2.指母与妻。

  • 5、帑实[tǎnɡ shí ]

    1.府库中的财物。

  • 6、倘使[tánɡ shǐ ]

    连词。倘然: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 7、傥使[tǎnɡ shǐ ]

    1.倘使,倘若。

  • 8、躺尸[tǎnɡ shī ]

    1.詈词。指睡觉。

  • 9、矘视[tǎnɡ shì ]

    1.直视。

  • 10、糖食[tánɡ shí ]

    1.用甜言蜜语奉承人。 2.糖制食品的统称。

堂食词语接龙

  • 1、1.吃的和其他东西。 2.偏指吃的东西。 3.吃粮食等。
  • 2、1.饮食和呼吸。 2.吃饭休息。亦泛指休息。 3.谓每时每刻。
  • 3、1.昆虫名。指酒瓮里的蠛蠓。
  • 4、1.指明清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
  • 5、1.天文学用语。指日月食发生所必须具备的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满足一定的界限。食,通"蚀"。
  • 6、1.日食(或月食)时,月球阴影与太阳(或地球阴影与月球)的不同位置关系。亦指不同位置发生的时刻。全食时有五个食相: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偏食时有三个食相:初亏﹐食甚﹐复圆。食,通"蚀"。
  • 7、1.谓以酒食宴请宾客或祭祀宗庙。
  • 8、1.供给军需粮饷。
  • 9、1.吃新收获的粮食等农产品。
  • 10、1.对食物的好恶习性。 2.今指动物吃食料的习性。以动物为食的叫肉食性﹐以植物为食的叫草食性﹐以动物和植物为食的叫杂食性。
  • 11、1.见"食荤"。
  • 12、1.食物堵住食管,。
  • 13、1.言已出而又吞没之。谓言而无信。
  • 14、1.吃盐。 2.无机化合物。成分是氯化钠。无色或白色结晶体,呈粒状或块状,味咸,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并可供药用和工业用。
  • 15、1.见"食鴈"。
  • 16、1.亦作"食雁"。 2.谓以贿赂得官职。语本《后汉书.王符传》:"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鴈美乎?'"
  • 17、1.供给生活所需。
  • 18、1.指鸦片烟。清末,国人视外人为妖,遂以外来毒品鸦片烟为食中之妖。
  • 19、1.周代掌管宫廷饮食滋味温凉及分量调配的医官。
  • 20、1.靠封邑租税生活。 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3.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 21、1.吃喝。 2.指酒和肴馔。
  • 22、1.吃的和用的。 2.吃,喝。 3.做食物用。 4.可以吃的。
  • 23、1.供食用的油。如菜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
  • 24、1.螳螂的别名。

堂食的相关查询

堂食的意思解释、堂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