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ǔ jiè  ]
  • ㄗㄨˇ ㄐ一ㄝˋ
  • BEGG AFS

阻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依恃;凭借。

引证解释

⒈  依恃;凭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蕲水》:“五水谓 巴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蘄水 其一焉。蛮左凭居,阻藉山川,世为抄暴。”

阻藉(zu jie)同音词

  • 1、倅介[zú jiè ]

    1.佐贰官。

  • 2、租界[zū jiè ]

    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旧中国在通商口岸划出一块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地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取得第一个租界;其他国家也先后在中国划界租地,筑路建屋,并实行殖民地制度,使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成为它们进行侵略的活动据点。租界有一国管理的(如汉口英租界),也有多国共管的(如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共管)。新中国成立后,租界制度被取消。

  • 3、租借[zū jiè ]

    1.租用。 2.出租。

  • 4、阻节[zǔ jié ]

    1.阻塞不通。

  • 5、阻诘[zǔ jié ]

    1.阻挡盘问。

  • 6、阻截[zǔ jié ]

    1.拦截。

  • 7、菹秸[zū jiē ]

    1.亦作"葅秸"。 2.用农作物的茎秆编成的铺垫物,草席。

  • 8、足节[zú jié ]

    1.脚指头。

阻藉词语接龙

  • 1、1.托词;借口。
  • 2、1.假托某一事由作为借口。
  • 3、稿1.坐卧于草荐之上。谓谢罪待刑。
  • 4、1.慈姑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六.慈姑》。
  • 5、1.假借。
  • 6、1.众多而杂乱貌。 2.显着盛大貌。 3.象声词。
  • 7、也作“籍籍”。形容纷乱喧嚷的样子:众口藉藉|人言藉藉。
  • 8、1.征收税赋。藉,通"籍"。
  • 9、1.假使。
  • 10、1.犹侵夺。
  • 11、1.用茅草垫祭品。古代表示对神的敬意。语本《易.大过》:"藉用白茅。"孔颖达疏:"荐藉于物用絜白之茅,言以絜素之道,奉事于上也。"
  • 12、1.没收。藉,通"籍"。
  • 13、1.缚,捆绑。
  • 14、1.见"藉幕"。
  • 15、1.亦作"藉莫"。 2.古时城防中用以遮挡箭﹑石等的布幔。
  • 16、1.谓借光。
  • 17、1.盛大;卓著。
  • 18、使1.假使。
  • 19、1.犹借助。借人之手以为己助。
  • 20、1.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藉,通"籍"。
  • 21、1.凭借;依附。
  • 22、1.谓凭借某种事物或手段以达到某一目的。
  • 23、1.谓托父祖馀荫作为庇护。 2.指积有功勋的世家。
  • 24、1.借助。

阻藉的相关查询

阻藉的意思解释、阻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