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īnɡ fú  ]
  • 一ㄥ ㄈㄨˊ
  • XMM XXJ

缨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冠带与印带。

⒉  犹拂尘。

⒊  绳索。引申为缠缚。

引证解释

⒈  冠带与印带。

《后汉书·党锢传序》:“至 王莽 专伪,终於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紼。”

⒉  犹拂尘。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执御从物,如金交椅、唾盂、水罐、菓垒、掌扇、缨紼之类。”

⒊  绳索。引申为缠缚。

《宋书·索虏传》:“自缨紼世务,情兼家国,徒存日昃,终有惭德。”
宋 李纲 《召赴文字库祇候引对札子》:“臣固知黄屋不足以缨紼 帝尧 之心,所以敢言者,正持陛下体道而轻外物也。”

缨绋(ying fu)同音词

  • 1、迎妇[yínɡ fù ]

    1.迎娶新妇,娶亲。

  • 2、迎附[yínɡ fù ]

    1.迎合,阿附。

  • 3、迎富[yínɡ fù ]

    1.旧时农历二月初二迎祭富神以求富的一种风俗。

  • 4、赢副[yínɡ fù ]

    1.谓多馀的东西。

  • 5、缨绂[yīnɡ fú ]

    1.亦作"缨黻"。 2.冠带与印绶。亦借指官位。 3.比喻世俗的束缚。

  • 6、缨黻[yīnɡ fú ]

    1.见"缨绂"。

  • 7、郢斧[yǐnɡ fǔ ]

    1.郢正,斧正。

  • 8、蝇拂[yínɡ fú ]

    1.驱蝇除尘的用具。也称拂尘。多以马尾制成。

  • 9、莹拂[yínɡ fú ]

    1.磨拭,使光洁。比喻阐明事理,去惑显真。

  • 10、应符[yìnɡ fú ]

    1.应验符命。

缨绋词语接龙

  • 1、1.见"绋絻"。
  • 2、1.挽歌。绋,通"綍"。
  • 3、1.亦作"绋冕"。 2.古代礼服。也借指高官显位。绋,通"芾"。
  • 4、1.绳索和带子。多指挽船﹑系船所用。
  • 5、偪隘1.狭窄。
  • 6、偪剥1.象声词。
  • 7、偪促1.逼迫催促。
  • 8、偪介1.迫近;靠近。《左传.昭公二十年》:"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杨伯峻注:"此谓迫近国都之关卡。"一说"偪介"为"偪尔"之形误。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偪介之关"。
  • 9、偪近1.接近;迫近。
  • 10、偪勒1.犹勒索。
  • 11、偪壤1.谓领土靠近。
  • 12、偪塞1.拥塞;滞塞。
  • 13、偪束1.逼迫约束。
  • 14、偪下1.谓使下属感到为难。
  • 15、偪拶1.压迫。
  • 16、偪仄1.亦作"逼侧"。 2.迫近;相迫。 3.密集;拥挤。 4.狭窄。 5.匆迫;短暂。 6.窘迫。
  • 17、偪窄1.狭隘,不宽敞。
  • 18、偪真1.逼真,极为相似。
  • 19、韛囊1.古代鼓风皮囊。
  • 20、趺跏1.双足交叠而坐。
  • 21、趺架1.放置物件的座架。
  • 22、趺居1.踞坐;趺坐。
  • 23、趺莲1.即莲座。佛教徒打坐修行的座子四周缀有莲花,故名。借指修行。
  • 24、趺逝1.称佛教徒去世。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故称。

缨绋的相关查询

缨绋的意思解释、缨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