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ān bó  ]
  • ㄅㄢ ㄅㄛˊ
  • GYG CGR
  • 形容词

斑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色彩相杂。

桂影斑驳。——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motley;

⒉  破绽;毛病;漏洞。

犯斑驳。

faul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斑駮”。 色彩错杂貌。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遂能崎屈上生,斑驳下布。”
一本作“班駮”。 胡之骥 注:“《初学记》曰:苔名圆蘚,一名緑钱。或青或紫,故曰斑驳。”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婆娑緑阴树,斑駮青苔地。”
前蜀 贯休 《桐江闲居作》诗之九:“萧条秋病后,斑驳緑苔深。”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草树红碧,点缀斑駮。”
明 归有光 《项脊轩记》:“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

⒉  引申为不纯,瑕疵。

《朱子语类》卷一三六:“亮(诸葛亮 )大纲却好,只为如此,便有斑驳处。”

国语辞典

⒈  色彩相杂不纯。唐·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也作「班驳」。

斑斓

斑驳(ban bo)同音词

  • 1、扳驳[bān bó ]

    1.批驳。

  • 2、班驳[bān bó ]

    同‘斑驳’。

  • 3、般礴[bān bó ]

    1.犹箕坐。坐时两腿向前伸直(一说屈膝)岔开,形似簸箕。是对人表示轻慢的一种坐态。

  • 4、半波[bàn bō ]

    1.波的一个周期的一半。2.具有半个波长的电磁波长度。

斑驳词语接龙

  • 1、1.芜杂不纯之辞。 2.驳正他人意见的话。
  • 2、1.混杂错乱。
  • 3、1.对别人的问题作驳斥性的回答。
  • 4、1.亦作"驳弹"。 2.纠弹黜退。
  • 5、1.成功地否定了对方的意见。
  • 6、1.可资反驳的空子。
  • 7、1.亦作"驳放"。 2.谓科举时代否定已发榜公布的中式者而贬黜之。
  • 8、1.驳运的费用。
  • 9、1.否定的回复。
  • 10、1.亦作"驳估"。 2.对估价持不同意见而互相辩驳。
  • 11、1.犹驳回。
  • 12、1.抵换。
  • 13、1.反驳回绝。 2.掉转;回转。 3.法律用语。指法院对诉讼当事人提出的要求认为无理,不予处理的批覆。
  • 14、1.犹交火。
  • 15、1.亦作"驳讥"。 2.反驳讥讽。
  • 16、1.搏击。
  • 17、1.方言。跑腿。
  • 18、批驳,诘难:那句话一说出,引来的是更大的驳诘。
  • 19、1.驳正追究。
  • 20、1.亦作"驳骏"。 2.毛色斑驳的骏马。
  • 21、1.驳回原判,重行审勘。
  • 22、1.见"驳殻枪"。
  • 23、1.亦作"驳滥"。 2.驳杂失实。
  • 24、1.亦作"驳乐"。 2.错杂不齐。

斑驳的相关查询

斑驳的意思解释、斑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