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uó fú  ]
  • ㄍㄨㄛˊ ㄈㄨˊ
  • L EB

国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服事于国,向国家缴纳租税。

⒉  国家规定的服装。

⒊  服国丧。

引证解释

⒈  谓服事于国,向国家缴纳租税。

《周礼·地官·泉府》:“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
郑玄 注:“以国服为之息,以其於国服事之税为息也。”
贾公彦 疏:“凡言服者,服事为名,此经以民之服事,唯出税是也。”

⒉  国家规定的服装。参见“国字”。

《辽史·仪卫志二》:“於是定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 汉 制,各从其便焉。详国服以著厥始云。”

⒊  服国丧。

侯宝林 《改行》:“乙:‘皇上死了与艺人有什么关系?’甲:‘国服哇……人人都得挂孝。’”

国服(guo fu)同音词

  • 1、果脯[ɡuó fǔ ]

    用桃、杏、梨、枣等水果加糖或蜜制成的食品的统称。

  • 2、果腹[ɡuǒ fù ]

    〈书〉吃饱肚子:食不~。

  • 3、过拂[ɡuò fú ]

    1.掸扫;揩拂。 2.过分地违逆。

  • 4、过付[ɡuò fù ]

    双方交易,由中人经手交付钱或货物。

  • 5、裹袱[ɡuǒ fú ]

    1.即包袱。包衣物用的包单。

  • 6、裹腹[ɡuǒ fù ]

    1.吃饱肚子。语本《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2.宋元时男子长衣外包裹腰肚的绣袍肚。

  • 7、郭郛[ɡuō fú ]

    1.外城。

  • 8、国府[ɡuó fǔ ]

    1.指国家的乐府机关。

  • 9、国辅[ɡuó fǔ ]

    1.辅国。亦指辅国大臣。

  • 10、国父[ɡuó fù ]

    尊称为创建国家并有特殊功勋的领导人。

国服词语接龙

  • 1、衣着和装饰:~淡雅ㄧ华丽的~。
  • 2、同‘伏输’。
  • 3、1.习诵。
  • 4、1.衣着食物。 2.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
  • 5、服装的式样:新潮~。
  • 6、1.五服之内所封诸侯定期朝贡﹐各依服数以事天子。亦泛谓尽臣道。 2.承担公职。 3.服力役。 4.犹服侍。
  • 7、伺候;照料:~父母 ㄧ在他病中同志们轮流来~。也作伏侍、服事。
  • 8、1.织纹呈连琐状的细布。
  • 9、1.犹屈身。
  • 10、1.种田﹐从事耕作。
  • 11、1.亦作"服帖"。 2.犹平整。 3.驯服。 4.谓心情平复或舒畅。 5.方言。敬服。
  • 12、①驯服;顺从:他能使劣马变得~。也作伏帖。 ②妥当;平妥:事情都弄得服服帖帖。
  • 13、1.归顺听命。
  • 14、1.亦作"服翫"。 2.服饰器用玩好之物。
  • 15、1.见"服玩"。
  • 16、1.慑服畏惧。
  • 17、1.习闻﹐熟闻。
  • 18、1.谓行不正不廉之事。
  • 19、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行业ㄧ为人民~ㄧ科学为生产~ㄧ他在邮局~了三十年。
  • 20、1.衣服器物。 2.指衣料。 3.使人诚服。
  • 21、1.道家的一种修炼养生术。
  • 22、1.谓习熟武艺。 2.熟悉。 3.犹习惯;适应。
  • 23、1.盛酒器。又称服匿。
  • 24、1.负载车箱。犹驾车。

国服的相关查询

国服的意思解释、国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