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ài chén  ]
  • ㄅㄞˋ ㄔㄣˊ
  • RDFH IFF

拜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晋代潘岳与石崇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相与望车尘而拜。事见《晋书·潘岳传》、《石崇传》。后遂以“拜尘”指谄事权贵。

引证解释

⒈  晋 代 潘岳 与 石崇 谄事 贾谧,每候其出,辄相与望车尘而拜。事见《晋书·潘岳传》、《石崇传》。后遂以“拜尘”指谄事权贵。

《晋书·夏侯湛潘岳等传论》:“然其挟弹盈果,拜尘趋贵,蔑弃倚门之训,乾没不逞之间,斯才也而有斯行也。”
唐 刘禹锡 《望赋》:“不作 渭 滨垂钓臣,羞为 洛阳 拜尘友。”
唐 黄滔 《祭陈侍御峤》:“君侯设醴以前席,里巷拜尘而如堵。”
亦作“拜车尘”、“拜路尘”。 宋 陆游 《野兴》诗:“寧甘结袜繫,不作拜车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六:“高情千古《閒居赋》,争信 安仁 拜路尘。”

国语辞典

⒈  语本后用以讽刺谄媚有权势的人。

《晋书·卷五五·潘岳传》:「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唐·刘禹锡〈望赋〉:「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拜尘(bai chen)同音词

  • 1、白沉[bái chén ]

    电影导演。原名田祖恒,安徽怀远人。上海持志学院附中肄业。1940年参加新四军,任鲁艺工作团演员。1946年在香港从影,1952年因参加爱国活动被港英当局驱逐,回沪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因执导《大桥下面》和《秋天里的春天》,两次获文化部奖。

拜尘词语接龙

  • 1、1.飞扬的灰土。 2.犹尘俗。 3.指社会的底层。 4.喻肮脏或肮脏的东西。 5.污染,蒙受污秽。
  • 2、1.飞扬的灰土。亦喻指尘世;尘俗。
  • 3、1.落满尘土的马鞍。亦代指车马。
  • 4、1.诬蔑诽谤。
  • 5、1.尘襟。
  • 6、1.灰尘,尘土。 2.尘俗;世俗之人。 3.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
  • 7、1.见"尘垢秕糠"。
  • 8、1.鄙视,看不起。
  • 9、1.指古旧之书。
  • 10、1.尘土飞扬。
  • 11、1.《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后以"尘表"谓人品超世绝俗。 2.世外;世俗之外。
  • 12、1.佛教语。犹言世界。 2.佛教语。犹言世世;无量数。
  • 13、1.谦词。犹言冒犯。
  • 14、1.尘榻。
  • 15、1.亦作"尘玷"。 2.污染,玷辱。
  • 16、1.见"尘点"。
  • 17、1.谓尘世的喧闹。
  • 18、1.尘黩。用作谦词。
  • 19、1.犹玷污。尘,自谦之词。
  • 20、1.被尘土污染,蠹虫蛀坏。形容陈旧破烂。
  • 21、1.人间;俗世。 2.凡人。
  • 22、1.人世间的烦恼。
  • 23、1.把尘世比作樊笼,因称尘樊。
  • 24、1.又称灰尘肺。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能产生有害的灰尘,如防护不好,就进入肺脏,肺中灰尘逐渐增多,使肺结疤,弹性减弱,劳动力也逐渐减退,并容易感染肺结核﹑肺炎等。

拜尘的相关查询

拜尘的意思解释、拜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