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í qiū  ]
  • ㄋ一ˊ ㄑ一ㄡ
  • NX RTH

尼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山名。在山东曲阜县东南,连泗水、邹县界。相传孔子父叔梁纥、母颜氏祷于此而生孔子。故孔子名丘,字仲尼。

⒉  指孔子。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山东 曲阜县 东南,连 泗水、邹县 界。相传 孔子 父 叔梁纥 、母 颜氏 祷于此而生 孔子。故 孔子 名 丘,字 仲尼。

《史记·孔子世家》:“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祷於 尼丘 得 孔子。”
唐 程弥纶 《怀鲁》诗:“曲阜 国, 尼丘 山, 周公 邈难问, 孔子 犹啟关。”
清 侯方域 《拟上遣官致祭先师孔子阙里群臣谢表》:“风生 泗水,初传元运之笙鏞;神降 尼丘,永式遐心之金玉。”

⒉  指 孔子。

《梁书·处士传·阮孝绪》:“跡既可抑,数子所以有餘,本方见晦, 尼丘 是故不足。”
清 钱谦益 《谒孔子林越翌日谒先圣庙》诗:“鲁 甸千年国, 尼丘 万代师。”

尼丘(ni qiu)同音词

  • 1、鲵鳅[ní qiū ]

    1.见"鲵鳅"。

  • 2、麑裘[ní qiú ]

    1.用幼鹿皮制成的白衣服。

  • 3、尼邱[ní qiū ]

    1.即尼丘。

  • 4、泥鳅[ní qiū ]

    1.见"泥鳅"。

尼丘词语接龙

  • 1、1."兵"的隐语。
  • 2、1.山坡。 2.犹丘墓。
  • 3、1.山坡。 2.墓旁。
  • 4、1.空城。
  • 5、1.即丘甸。
  • 6、1.指《左传》。
  • 7、1.孔丘﹑姬旦的并称。
  • 8、1.《论语.述而》:"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丘之祷久矣。'"后以"丘祷"指祈求消灾祛病。
  • 9、1.古代划分田地和政区的单位名称。古井田制,四丘为甸,亦谓之乘。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后用以泛指乡村﹑田野。
  • 10、1.小山丘;小土堆。
  • 11、1.园圃;乡村。亦指隐居之处。
  • 12、1.山陵之地。参见"丘墟"。 2.坟墓。 3.传说中的古代典籍《九丘》《三坟》的简称。
  • 13、1.泛指坟墓。大者曰丘,小者曰封。 2.指丘封之制。
  • 14、1.山丘;土山。
  • 15、1.春秋郑国军赋制度。
  • 16、1.不知;阙如。
  • 17、①山和溪谷。泛指山水美丽的地方:庐山访丘壑。 ②乡村;家乡:得归丘壑,以养余年。
  • 18、1.空旷;荒凉。 2.荒野;废墟。
  • 19、1.古代军赋制度四丘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鲁成公因齐难,临时增征甲士,改为每丘出一人,称为丘甲。《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杜预注:"《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鲁使丘出之﹐讥重敛。"顾炎武补正:"要之﹐其实为益兵﹐向之四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尔。"一说﹐古代农工分职﹐制甲为"工民"之事﹐鲁违常制﹐使"丘民"作甲﹐称丘甲。见《谷梁传·成公元年》。按
  • 20、1.《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葵,锦葵。孔丘赞葵之智,故以"丘锦"喻才智。
  • 21、1.古代田制单位。丘,十六井;井,九百亩。 2.乡村;乡邑。 3.空井;枯井。佛家常以喻老而不堪复用之身。
  • 22、1.孔丘和孟轲的并称。
  • 23、1.传说狐死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丘窟"指家乡。窟,指狐穴。
  • 24、1.乡里。

尼丘的相关查询

尼丘的意思解释、尼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