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ānɡ yìn  ]
  • ㄒ一ㄤ 一ㄣˋ
  • SH QGB

相印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相投合,相一致。丞相之印。

引证解释

⒈  相投合,相一致。

鲁迅 《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

⒉  丞相之印。

《战国策·秦策三》:“应侯 因谢病,请归相印。”
《史记·张仪列传》:“乃以相印授 张仪,厚赂之。”
唐 韩愈 《桃林夜贺晋公》诗:“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国语辞典

⒈  互为印证。

如:「书本知识要能与实际生活相印。」

⒉  彼此投合。

如:「心心相印」。

⒈  宰相的官印。

《史记·卷六九·苏秦传》:「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
唐·韩愈〈桃林夜贺晋公〉诗:「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相印(xiang yin)同音词

  • 1、閧闉[xiànɡ yīn ]

    1.里巷和瓮城。

  • 2、详隐[xiánɡ yǐn ]

    1.见"详稳"。

  • 3、乡音[xiānɡ yīn ]

    中国故事片。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王一民编剧,胡炳榴导演,张伟欣、刘延主演。贤慧的陶春对丈夫木生百依百顺。木生憨厚,热心于公益工作,对妻子疏于体贴。后得知妻子患了肝癌,愧疚万分。为满足妻子的心愿,他用独轮车推着妻子去遥远的寨子看火车。

  • 4、乡饮[xiānɡ yǐn ]

    1.古代嘉礼之一。指乡饮酒礼。

  • 5、相因[xiānɡ yīn ]

    1.相袭;相承。 2.相关;相互依托。 3.价钱便宜。

  • 6、饷银[xiǎnɡ yín ]

    1.旧时军警等的薪金。

  • 7、饷銀[xiǎnɡ yín ]

    1. 军队的俸給。如:发給饷銀。

  • 8、飨饮[xiǎnɡ yǐn ]

    1.犹宴饮。

  • 9、香阴[xiānɡ yīn ]

    1.佛教神名。天龙八部之一。

  • 10、香茵[xiānɡ yīn ]

    1.美艳的坐垫。

相印词语接龙

  • 1、1.古代装印信的口袋。
  • 2、图章盖印用的深红色涂料。用艾绒、蓖麻油及红色颜料等混和制成。
  • 3、1.见"印钮"。
  • 4、亦作“印纽”,又称“印鼻”。印章顶端的带孔雕饰。钮孔用以穿绶带佩印于身上。秦汉印钮,有龟、螭、辟邪、虎等形状,以区分官员品级。后世私印之钮,形式更多。
  • 5、1.将印和令牌。 2.清初颁发的一种户口登记牌。
  • 6、1.官印。古人常将官印佩带在腰间,故称。
  • 7、1.旧时官方颁发的券证。
  • 8、编录印章作品的书籍。据传始于宋代,明代以来盛行于世。或直接钤印而成,或摹刻印刷而成。著名的有清汪启淑《飞鸿堂印谱》、陈介祺《十钟山房印谱》等。
  • 9、1.官府盖印认可的田宅契据。
  • 10、1.即印子钱。
  • 11、1.谓在身上刺上字及其他花纹。
  • 12、1.深刻记取。
  • 13、1.指盖有官印的凭证。
  • 14、1.纺织品的印花和染色。
  • 15、1.篆刻家。清周亮工撰有《印人传》,清汪启淑撰有《续印人传》,近人叶为铭汇集二书,增补为《广印人传》。
  • 16、1.即印泥。
  • 17、1.谓刻印佛经,广为布施。
  • 18、1.犹印记。
  • 19、1.见"印谱"。
  • 20、1.印刷工人。
  • 21、1.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2.借指官爵。
  • 22、1.谓盖印签押。
  • 23、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呈现原稿内容的技术。有纸张印刷、塑料印刷、皮革印刷和纺织品印刷等。最常用的为纸张印刷。
  • 24、1.即印花税。

相印的相关查询

相印的意思解释、相印的拼音怎么读?